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形成及模式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服务成效研究 | 第13页 |
(四)关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内部机制研究 | 第13-14页 |
(五)关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和思路对策研究 | 第14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石柱乡村旅游及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第17-25页 |
一、石柱县乡村旅游基本情况 | 第17-21页 |
(一)石柱县基本情况简介 | 第17页 |
(二)石柱县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 第17-18页 |
(三)石柱县乡村旅游开发环境分析 | 第18-20页 |
(四)石柱县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 第20页 |
(五)石柱县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六)石柱县乡村旅游所获荣誉 | 第21页 |
二、石柱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 第21-25页 |
(一)石柱“黄水人家”成立背景 | 第22-23页 |
(二)石柱“黄水人家”发展历程 | 第23页 |
(三)石柱“黄水人家”组织机构 | 第23-24页 |
(四)石柱“黄水人家”成立意义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石柱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及发展成效分析 | 第25-38页 |
一、石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 | 第25-29页 |
(一)微企孵化 | 第25-27页 |
(二)政府主导 | 第27-28页 |
(三)统一管理 | 第28-29页 |
(四)分散经营 | 第29页 |
二、石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效分析 | 第29-38页 |
(一)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 | 第29-31页 |
(二)加快了当地经济增长 | 第31-32页 |
(三)提升了旅游接待水平 | 第32-33页 |
(四)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 | 第33-34页 |
(五)探索了城乡统筹模式 | 第34页 |
(六)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 | 第34-35页 |
(七)发扬了乡村民俗文化 | 第35-36页 |
(八)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 | 第36页 |
(九)树立了行业内部典范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石柱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制约因素 | 第38-42页 |
一、石柱乡村旅游产业大环境因素 | 第38-40页 |
(一)旅游项目优势不明显,面临同质化竞争 | 第38-39页 |
(二)缺乏旅游品牌,影响力较小 | 第39页 |
(三)传统的宣传推广方法,转化率低 | 第39-40页 |
二、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自身因素 | 第40-41页 |
(一)经营面临政策壁垒 | 第40页 |
(二)专业合作社内部监督管理隐患 | 第40-41页 |
(三)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其他旅游企业面临竞争 | 第41页 |
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因素 | 第41-42页 |
(一)社员之间长久信任问题 | 第41页 |
(二)缺乏旅游专业人才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促进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47页 |
一、强化政策支持 | 第42页 |
二、确定主打品牌 | 第42-43页 |
三、加大宣传力度 | 第43-44页 |
四、构建长效机制 | 第44页 |
五、寻求外部合作 | 第44-45页 |
六、维护内部团结 | 第45页 |
七、提高人员素质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