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立法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日落立法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日落立法的域外实践 | 第15-18页 |
一、日落立法的源起 | 第15页 |
二、美国的日落立法实践 | 第15-17页 |
三、其他国家的日落立法实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日落立法的内涵 | 第18-22页 |
一、自动终止 | 第18-19页 |
二、期间终止 | 第19-20页 |
三、日落评估 | 第20-21页 |
四、过渡条款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日落立法的功能 | 第22-24页 |
一、预防立法疏忽 | 第22页 |
二、规范法律清理 | 第22-23页 |
三、防范立法滥用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日落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第一节 立法的均衡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立法的信息依赖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立法的谦抑理念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中国日落立法的实践与缺陷 | 第29-37页 |
第一节 中国日落立法的具体实践 | 第29-35页 |
一、行政法中的日落立法 | 第29-31页 |
二、《立法法》中的日落立法 | 第31-32页 |
三、规范性文件中的日落立法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中国日落立法实践的缺陷 | 第35-37页 |
一、立法领域的不全面 | 第35页 |
二、立法标准的不统一 | 第35-36页 |
三、立法形式的不完整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国日落立法的构建 | 第37-48页 |
第一节 中国日落立法的背景 | 第37-41页 |
一、压力型立法型态 | 第37-38页 |
二、运动式法律清理 | 第38-40页 |
三、膨胀的行政立法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中国日落立法的构想 | 第41-48页 |
一、日落立法的适用领域 | 第41-43页 |
二、日落立法的立法模式 | 第43-44页 |
三、日落立法的配套机制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