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的相关概述 | 第8-13页 |
(一) 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的法律关系 | 第8-10页 |
(二) 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主体的合同义务 | 第10-13页 |
二、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的审判现状 | 第13-17页 |
(一) 持卡人全责,银行不承担责任 | 第13-14页 |
(二) 银行全责,持卡人不承担责任 | 第14-15页 |
(三) 双方过错,银行和持卡人分别承担一定的责任 | 第15-17页 |
三、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责任认定的现实困惑 | 第17-21页 |
(一) 归责原则适用不统一 | 第17-18页 |
1、严格责任原则 | 第17页 |
2、过错推定原则 | 第17-18页 |
3、过错责任原则 | 第18页 |
(二) 举证责任分配不统一 | 第18-19页 |
1、伪卡交易事实的举证责任 | 第18页 |
2、银行卡信息密码泄露的举证责任 | 第18-19页 |
(三) 民事责任承担缺乏统一标准 | 第19-21页 |
四、银行卡盗刷民事责任的认定 | 第21-29页 |
(一) 归责原则 | 第21-23页 |
1、域外立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考察 | 第21页 |
2、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 | 第21-22页 |
3、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的归责原则适用 | 第22-23页 |
(二) 举证责任 | 第23-26页 |
1、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2、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24页 |
3、客观事实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24-26页 |
(三) 确定赔偿比例 | 第26-27页 |
1、域外考察 | 第26页 |
2、明确“七三”赔偿比例 | 第26-27页 |
(四) 免责 | 第27-29页 |
1、持卡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伪造银行卡并告知密码任其取款 | 第27-28页 |
2、持卡人未妥善保管银行卡信息及其密码 | 第28页 |
3、持卡人未尽到减损义务 | 第28-29页 |
五、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谢辞 | 第32-33页 |
个人简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