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基于医疗服务链的双向转诊激励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6-1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0-30页
    2.1 医疗服务链概述第20-22页
        2.1.1 医疗服务链的概念第20页
        2.1.2 医疗服务链的内涵第20-21页
        2.1.3 医疗服务链的特征第21-22页
    2.2 “双向转诊”概念与转诊行为主体第22-25页
        2.2.1 双向转诊第22-23页
        2.2.2 转诊行为主体第23-24页
        2.2.3 医疗服务链的转诊结构概述第24-25页
    2.3 转诊机制设计介绍第25-26页
    2.4 博弈论基本理论介绍第26-29页
        2.4.1 博弈论概述第26-27页
        2.4.2 机制设计理论概述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我国医疗服务链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0-39页
    3.1 我国医疗服务链及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第30-31页
    3.2 供应链思想运用到医疗服务领域的必要性第31-34页
    3.3 转诊对医疗服务链运作的影响分析第34-36页
        3.3.1 双向转诊有利于上级医疗机构“高精尖”地位的回归第34页
        3.3.2 双向转诊有利于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第34-35页
        3.3.3 双向转诊有利于医疗服务链上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第35页
        3.3.4 双向转诊有利于实现医疗服务链上医疗服务流程有序性和层次性第35-36页
    3.4 医疗机构转诊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医疗服务链的转诊激励监督机制设计第39-57页
    4.1 政府对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激励模型构建第40-47页
        4.1.1 基本假设与符号的定义第40页
        4.1.2 激励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40-43页
        4.1.3 政府对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激励模型分析第43-47页
    4.2 政府对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激励监督模型构建第47-55页
        4.2.1 基本假设与符号的定义第47页
        4.2.2 激励监督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47-51页
        4.2.3 政府对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激励监督模型分析第51-55页
    4.3 激励模型与激励监督模型比较分析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推进双向转诊工作的政策建议第57-67页
    5.1 上级医疗机构推进转诊激励监督机制的建议第57页
    5.2 政府推进转诊激励监督机制的政策建议第57-66页
        5.2.1 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第58-59页
        5.2.2 发挥制度政策对患者流的规范作用第59-60页
        5.2.3 加强社区基础医疗建设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第60-62页
        5.2.4 加大政府在医疗服务改革中的投入力度第62-63页
        5.2.5 设计合理的转诊激励机制弱化上级医疗结构道德风险第63-64页
        5.2.6 完善转诊标准加强转诊监督第64-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甜叶菊颗粒料的瘤胃降解特性及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浦口基层医院与第三方独立检验机构合作效果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