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0.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0.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6页 |
0.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0.4.2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0.5 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1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1.1 国外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 第18页 |
1.1.2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2.1 国外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1.2.2 国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 | 第21-24页 |
2.1.1 旅游生态足迹概念 | 第21-22页 |
2.1.2 旅游生态足迹的核算模型 | 第22-24页 |
2.2 旅游生态效率理论 | 第24-27页 |
2.2.1 旅游生态效率的概念 | 第24-25页 |
2.2.2 旅游生态效率的核算方法 | 第25-27页 |
3 基于生态足迹的辽宁省旅游生态效率计算 | 第27-48页 |
3.1 研究区域概述 | 第27-29页 |
3.1.1 辽宁省总体特征 | 第27页 |
3.1.2 辽宁省旅游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3.2.1 基本数据 | 第29页 |
3.2.2 调查及网络搜集数据 | 第29页 |
3.2.3 估算数据 | 第29页 |
3.2.4 标准数据 | 第29页 |
3.3 2007-2016年辽宁省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及说明 | 第29-44页 |
3.3.1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 | 第29-31页 |
3.3.2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 | 第31-33页 |
3.3.3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 | 第33-35页 |
3.3.4 旅游游览生态足迹 | 第35-38页 |
3.3.5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 | 第38-40页 |
3.3.6 旅游娱乐生态足迹 | 第40-42页 |
3.3.7 总旅游生态足迹 | 第42-44页 |
3.4 2007-2016年辽宁省旅游生态效率计算 | 第44-48页 |
3.4.1 旅游总生态效率计算 | 第44页 |
3.4.2 部门旅游生态效率计算 | 第44-48页 |
4 基于生态足迹的辽宁省旅游生态效率评价分析 | 第48-55页 |
4.1 辽宁省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 第48-52页 |
4.1.1 旅游生态足迹总量及组成分析 | 第48-49页 |
4.1.2 部门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 第49-52页 |
4.2 辽宁省旅游生态效率评价分析 | 第52-55页 |
4.2.1 整体特征分析 | 第52页 |
4.2.2 部门旅游生态效率比较分析 | 第52-55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5.2 研究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5.2.1 扩大经济效益方面 | 第56页 |
5.2.2 降低旅游生态环境影响方面 | 第56-58页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8-59页 |
5.3.1 研究跨度的局限及展望 | 第58页 |
5.3.2 计算数值的局限及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