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募基金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21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1-23页 |
2 公募基金内部控制概述 | 第23-29页 |
2.1 公募基金内部控制含义 | 第23页 |
2.2 公募基金内部控制目标 | 第23-24页 |
2.3 公募基金内部控制方法 | 第24-26页 |
2.4 公募基金关键控制点 | 第26-29页 |
2.4.1 公募基金业务流程 | 第26-27页 |
2.4.2 公募基金业务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 第27-29页 |
3 H公募基金内部控制现状 | 第29-55页 |
3.1 H公募基金内部环境 | 第29-34页 |
3.1.1 H公募基金介绍 | 第29-31页 |
3.1.2 H公募基金组织结构 | 第31-33页 |
3.1.3 H公募基金产品范围 | 第33-34页 |
3.2 H公募基金风险评估 | 第34-36页 |
3.2.1 H公募基金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 第34-35页 |
3.2.2 H公募基金风险的应对 | 第35-36页 |
3.3 H公募基金控制活动 | 第36-47页 |
3.3.1 产品设计控制 | 第36-40页 |
3.3.2 基金募集控制 | 第40-41页 |
3.3.3 投资管理控制 | 第41-47页 |
3.3.3.1 投资活动 | 第41-42页 |
3.3.3.2 交易活动 | 第42-47页 |
3.3.4 基金销售控制 | 第47页 |
3.4 H公募基金信息与沟通 | 第47-48页 |
3.4.1 信息披露制度 | 第47页 |
3.4.2 反洗钱制度 | 第47-48页 |
3.4.3 投资档案管理制度 | 第48页 |
3.5 H公募基金内部监督 | 第48-51页 |
3.5.1 H公募基金日常风险项目监督 | 第48-51页 |
3.5.2 H公募基金异常交易项目监督 | 第51页 |
3.6 H公募基金内部控制成效 | 第51-52页 |
3.7 H公募基金内部控制问题及成因 | 第52-55页 |
3.7.1 公募基金投资决策机制问题 | 第52页 |
3.7.2 公募基金委托渠道销售控制力不足问题 | 第52-53页 |
3.7.3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暴露 | 第53-55页 |
4 H公募基金内部控制建议 | 第55-59页 |
4.1 推行事业部制投资决策管理 | 第55页 |
4.2 加强公募基金渠道销售管理 | 第55-56页 |
4.3 开展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压力测试 | 第56-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