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蛋白激酶CK2 | 第12-17页 |
1.2.1 肿瘤发生机制 | 第13-14页 |
1.2.2 蛋白激酶CK2α结构特征 | 第14-17页 |
1.3 CK2α天然产物类抑制剂概述 | 第17-21页 |
1.3.1 香豆素类化合物 | 第17-19页 |
1.3.2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9-20页 |
1.3.3 蒽醌类 | 第20-21页 |
1.4 药物虚拟筛选方法概述 | 第21-27页 |
1.4.1 药效团 | 第22-23页 |
1.4.2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第23-24页 |
1.4.3 分子对接 | 第24-26页 |
1.4.4 类药性及ADMET预测 | 第26-2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28-46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2.2.1 数据来源及生物活性 | 第29-33页 |
2.2.2 化合物药效构象及叠合策略 | 第33-34页 |
2.2.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构建 | 第34页 |
2.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34-35页 |
2.2.5 结合自由能与能量分解计算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2.3.1 分子对接分析 | 第35-36页 |
2.3.2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统计结果 | 第36-38页 |
2.3.3 基于RB方法CoMSIA模型三维等值线图分析 | 第38-39页 |
2.3.4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39-42页 |
2.3.5 结合自由能的计算 | 第42-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CK2α抑制剂药效团模型构建及其药效基团分析 | 第46-60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3.2.1 数据收集及构建模型准备 | 第47-48页 |
3.2.2 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 第48页 |
3.2.3 药效团模型的评价 | 第48-49页 |
3.2.4 药效团模型的验证 | 第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3.3.1 药效团模型构建及评价 | 第49-51页 |
3.3.2 药效团模型的验证 | 第51-55页 |
3.3.3 药效基团分析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CK2α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 第60-76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1-65页 |
4.2.1 天然产物数据库 | 第61-62页 |
4.2.2 虚拟筛选策略 | 第62页 |
4.2.3 初筛数据库的构建 | 第62-63页 |
4.2.4 精筛数据库构建 | 第63页 |
4.2.5 理论苗头化合物的确定 | 第63-64页 |
4.2.6 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 | 第64-6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4.3.1 虚拟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65-66页 |
4.3.2 理论苗头化合物类药性评价及其结合模式分析 | 第66-69页 |
4.3.3 苗头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 | 第69-72页 |
4.3.4 片段生长优化思路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