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开征地热资源税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第13-15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第15-17页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7页
    1.3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1.3.1 创新之处第17-18页
        1.3.2 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理论基础第19-3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4页
        2.1.1 资源第19-20页
        2.1.2 地热资源第20-22页
        2.1.3 资源税第22-24页
    2.2 外部性理论第24-27页
        2.2.1 外部性概述第24-26页
        2.2.2 代际外部性第26-27页
        2.2.3 外部性的内部化——庇古税第27页
    2.3 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理论第27-30页
        2.3.1 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权力来源第27-28页
        2.3.2 国家参与资源领域的社会分配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1-48页
    3.1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必要性分析第31-39页
        3.1.1 保护地热资源的制度保障第31-33页
        3.1.2 推进资源税改革的必然要求第33-38页
        3.1.3 充实地方财力有力保证第38-39页
    3.2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可行性分析第39-47页
        3.2.1 经济可行性第39-41页
        3.2.2 法律可行性第41-43页
        3.2.3 资源可行性第43-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案例分析:京津地区和江西省开征地热资源税的现状与经验借鉴第48-54页
    4.1 京津地区和江西省开征地热资源税的现状第48-51页
        4.1.1 京津地区地热资源税第48-50页
        4.1.2 江西省地热水资源税第50-51页
    4.2 各地开征地热资源税的经验借鉴第51-53页
        4.2.1 合理确定差别税率第51-52页
        4.2.2 多采用从量计征第52-53页
        4.2.3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第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地热资源税遵循的原则和税制要素设计第54-63页
    5.1 开征地热资源税遵循的原则第54-56页
        5.1.1 依法治税原则第54-55页
        5.1.2 公平原则第55-56页
        5.1.3 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第56页
    5.2 地热资源税的税制要素设计第56-61页
        5.2.1 纳税人第57页
        5.2.2 征税对象第57页
        5.2.3 计税依据第57-58页
        5.2.4 税率第58-59页
        5.2.5 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第59-60页
        5.2.6 税收优惠政策第60-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潜在障碍和配套措施第63-74页
    6.1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潜在障碍第63-68页
        6.1.1 税费重叠,税费关系不协调第63-65页
        6.1.2 征管信息不对称,征管难度大第65-66页
        6.1.3 政出多门,存在利益纠纷第66-68页
    6.2 开征地热资源税的相关配套措施第68-73页
        6.2.1 清费立税,理顺税费关系第68-69页
        6.2.2 强化税源管理,进行地热开采的普查摸底第69-71页
        6.2.3 完善税制,发挥税收引导扶持功能第71-72页
        6.2.4 加强地热监管,减少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第72-73页
    6.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税机关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以菏泽市国税局为例
下一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业绩价值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