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网站Logo的网络钓鱼主动防御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论文的内容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网络钓鱼攻击与反网络钓鱼技术第15-30页
    2.1 网络钓鱼简介第15-17页
        2.1.1 真实事件回放第15页
        2.1.2 事件分析第15-16页
        2.1.3 网络钓鱼发展趋势第16-17页
    2.2 网络钓鱼攻击方式第17-19页
        2.2.1 混淆网址第17-18页
        2.2.2 利用网络漏洞进行攻击第18-19页
        2.2.3 基于DNS的网络钓鱼攻击第19页
    2.3 反网络钓鱼技术第19-28页
        2.3.1 用户训练第20-21页
        2.3.2 钓鱼邮件识别、阻拦技术第21页
        2.3.3 基于URL的检测技术第21-22页
        2.3.4 基于启发式的检测技术第22-25页
        2.3.5 基于视觉相似的检测技术第25-26页
        2.3.6 基于认证、密码机制的安全保护第26-27页
        2.3.7 基于第三方认证的防御技术第27-28页
    2.4 网络钓鱼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局限第28-29页
    2.5 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基于网站特征的身份表述方法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网站身份表述方法第31-33页
        3.2.1 钓鱼网页的性质第31页
        3.2.2 表述身份的网站特征选取第31-33页
        3.2.3 网站身份信息的生成第33页
    3.3 网站身份表述方法的性能分析与实验结果第33-38页
        3.3.1 性能分析第33-34页
        3.3.2 网站身份信息鲁棒性测试第34-37页
        3.3.3 网站身份信息敏感性测试第37-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网站Logo的身份认证方法第39-48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基于网站Logo的身份标识方法第39-43页
        4.2.1 网站Logo的标志属性第39页
        4.2.2 网站Logo水印性能要求第39-40页
        4.2.3 基于QR分解的彩色图像盲水印算法第40-43页
        4.2.4 基于网站Logo的身份标识方法第43页
    4.3 网站身份认证模型第43-44页
        4.3.1 网站身份的嵌入第43-44页
        4.3.2 网站身份的识别第44页
    4.4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44-47页
        4.4.1 仿真实验第44-46页
        4.4.2 性能分析第46-47页
    4.5 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主动防御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8-56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主动防御系统设计第48-52页
        5.2.1 设计目标第48-49页
        5.2.2 系统架构第49-50页
        5.2.3 主模块分析第50-52页
        5.2.4 部署方式第52页
    5.3 系统实现和运行第52-55页
        5.3.1 系统实验第53页
        5.3.2 系统运行逻辑第53-55页
    5.4 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研究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jango的OpenStack云平台管理子系统的分析及实现
下一篇:40G QSFP+LR4光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