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背景介绍 | 第12-22页 |
1.1.1 SGLT2及其作用 | 第12-14页 |
1.1.2 SGLT2抑制剂 | 第14-15页 |
1.1.3 O-芳基糖苷类SGLT2抑制剂 | 第15-17页 |
1.1.4 C-芳基糖苷类SGLT2抑制剂 | 第17-20页 |
1.1.5 N-芳基糖苷类SGLT2抑制剂 | 第20-21页 |
1.1.6 S-芳基糖苷类SGLT2抑制剂 | 第21页 |
1.1.7 非糖苷类SGLT2抑制剂 | 第21-22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2-26页 |
第2章 一氯化碘(ICl)在将醇类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羰基化合物过程中的氧化效能研究 | 第26-50页 |
2.1 引言 | 第26-28页 |
2.2 氧化剂组合的选定 | 第28-33页 |
2.2.1 氧化剂的选定 | 第28-31页 |
2.2.2 碱和溶剂的选定 | 第31-33页 |
2.3 氧化剂适用范围的探索 | 第33-37页 |
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49页 |
2.4.1 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2.4.2 半缩醛形式的醛糖的合成 | 第37-39页 |
2.4.3 2,3,4-三-O-苄基-6-O-甲基-D-吡喃葡萄糖(7)的合成 | 第39-42页 |
2.4.4 6-叠氮基-2,3,4-三-O-苄基-6-脱氧-D-吡喃葡萄糖(9)的合成 | 第42-44页 |
2.4.5 2,3,4-三-O-苄基-6-脱氧-D-吡喃葡萄糖(13)的合成 | 第44-45页 |
2.4.6 2,3 5-三-O-节基-D-呋喃木糖(15)的合成 | 第45-46页 |
2.4.7 2,3,4,6-四-O-烯丙基-D-吡喃葡萄糖(17)的合成 | 第46-47页 |
2.4.8 其它目标化合物的表征 | 第47-49页 |
2.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脱苄步骤的工艺优化 | 第50-60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针对路易斯酸脱苄基的考察 | 第51-54页 |
3.3 杂质的合成 | 第54-58页 |
3.3.1 脱乙基杂质的合成路线 | 第55页 |
3.3.2 仪器与材料 | 第55页 |
3.3.3 4-(5-溴-2-氯苯基)苯酚(47)的合成 | 第55-56页 |
3.3.4 2-(4-(氧苄基)苯基)-4-溴-1-氯苯(48)的合成 | 第56页 |
3.3.5 2,3,4-三-O-苄基-1-[3-(4-氧苄基苄基)-4-氯苯基]-1,6-二脱氧-β-D-吡喃葡萄糖(51)的合成 | 第56-57页 |
3.3.6 1-[3-(4-羟基苄基)-4-氯苯基]-1,6-二脱氧-β-D-吡喃葡萄糖(52)的合成 | 第57-58页 |
3.3.7 2,3,4-三-O-乙酰基-1-[3-(4-乙氧基苄基)-4-氯苯基]-1,6-二脱氧-β-D-吡喃葡萄糖(53)的合成 | 第58页 |
3.4 小结 | 第58-60页 |
总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附录 | 第74-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