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与文献述评 | 第16-19页 |
1.4.1 国外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研究 | 第16-17页 |
1.4.2 我国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研究 | 第17-19页 |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与借鉴 | 第19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2.2 路径依赖理论和侦查学因果关系原理 | 第23-24页 |
2.3 信用评分理论 | 第24-26页 |
2.3.1 信用评分体系基础理论 | 第24-25页 |
2.3.2 软硬结合的信用评分 | 第25-26页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A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4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 第28-31页 |
3.1.1 政治环境因素 | 第28页 |
3.1.2 经济环境因素 | 第28-29页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3.1.4 科技环境因素 | 第30-31页 |
3.1.5 PEST分析结论 | 第31页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31-33页 |
3.2.1 小微企业的定义 | 第31-32页 |
3.2.2 现有企业的竞争 | 第32-33页 |
3.3 竞争对手及威胁分析 | 第33-34页 |
第4章 A银行小微信贷风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4-39页 |
4.1 A银行概况 | 第34-35页 |
4.1.1 A银行基本情况 | 第34页 |
4.1.2 A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及P2P公司在开展小微信贷方面的异同 | 第34-35页 |
4.2 A银行小微信贷服务主要面临的风险 | 第35-36页 |
4.2.1 信用风险 | 第35页 |
4.2.2 操作风险 | 第35-36页 |
4.2.3 市场风险 | 第36页 |
4.3 A银行分析和调查后发现的问题 | 第36-39页 |
4.3.1 A银行企业风险评估整体方案有待完善 | 第36-38页 |
4.3.2 A银行风险管理流程有待优化 | 第38-39页 |
第5章 A银行小微信贷风险控制优化策略 | 第39-56页 |
5.1 确定A银行小微信贷风控优化目标 | 第39-41页 |
5.1.1 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 第39页 |
5.1.2 建立小微信贷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体系 | 第39-40页 |
5.1.3 弱化抵押,以信用评估为核心建立无抵押贷款评估及服务体系 | 第40-41页 |
5.2 A银行小微信贷风控体系设计 | 第41-42页 |
5.2.1 信审过程中的风控整体流程 | 第41页 |
5.2.2 小微企业信贷风控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5.3 A银行综合信用评分体系的设计方案 | 第42-50页 |
5.3.1 小微企业综合评分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 第42-44页 |
5.3.2 A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控财务指标 | 第44-45页 |
5.3.3 小微企业信贷风控非财务指标 | 第45-49页 |
5.3.4 基于WIFI探针及LBS数据的小微企业客流分析系统 | 第49-50页 |
5.4 决策引擎的设计方案 | 第50-54页 |
5.4.1 决策引擎的整体设计思想 | 第50-51页 |
5.4.2 不同信用风险类型的模型选择与决策思路 | 第51-52页 |
5.4.3 准入规则 | 第52-54页 |
5.5 客户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 第54页 |
5.6 模型的持续对比及优化方案 | 第54-56页 |
第6章 A银行信贷风控策略优化实施 | 第56-61页 |
6.1 组织保障 | 第56页 |
6.1.1 优化专业组织架构 | 第56页 |
6.1.2 优化配置,建立小微金融资源保障体系 | 第56页 |
6.2 实施策略及计划 | 第56-58页 |
6.2.1 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实施 | 第56-58页 |
6.2.2 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实施 | 第58页 |
6.3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8-61页 |
6.3.1 效果判断标准 | 第58-59页 |
6.3.2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9-60页 |
6.3.3 补充与完善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7.1 总结 | 第61-63页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7.2.1 数据持续积累及评分完善机制 | 第63页 |
7.2.2 采用客户交叉营销方式进行信息跟踪及辅助验证 | 第63-64页 |
7.2.3 动态风控管理的组织机制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