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协商程序的建构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3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论文结构第14-15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我国量刑协商的缘起及发展第16-24页
    第一节 我国量刑协商的产生背景及其价值第16-19页
        一、我国量刑协商的产生背景第16-17页
        二、我国量刑协商的价值第17-19页
    第二节 我国量刑协商的基本界定第19-22页
        一、我国量刑协商的内涵第19页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9-22页
    第三节 我国量刑协商的特征第22-24页
        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第22页
        二、协商结果的合意性第22-23页
        三、协商内容的明确性第23页
        四、公正性与效率性第23-24页
第二章 我国量刑协商运行的现状及问题第24-35页
    第一节 我国量刑协商运行的现状第24-27页
        一、法律基础第24-25页
        二、基本现状第25-27页
    第二节 我国量刑协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27-35页
        一、量刑协商与刑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冲突第27-28页
        二、量刑协商的启动制度不完善第28-30页
        三、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不充分第30-31页
        四、缺乏专门的司法审查程序第31页
        五、量刑协商的配套措施不健全第31-35页
第三章 我国量刑协商运行的程序设计第35-45页
    第一节 我国量刑协商的启动制度第35-41页
        一、量刑协商程序的启动第35-36页
        二、量刑协商案件的范围第36-39页
        三、量刑协商的主体第39-40页
        四、量刑协商的幅度和标准第40-41页
    第二节 增强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第41-42页
        一、扩大自由裁量权第41页
        二、改革检察体制第41-42页
    第三节 法院的事后审查第42-45页
        一、实质性审查第42-43页
        二、程序性审查第43-45页
第四章 我国量刑协商程序的保障及救济措施第45-51页
    第一节 我国量刑协商程序的保障措施第45-48页
        一、保障被告人的诉讼知情权第45-46页
        二、完善诉讼意见听取机制第46页
        三、发挥律师的辩护作用第46-48页
    第二节 我国量刑协商程序的救济措施第48-51页
        一、抗诉和上诉第49-50页
        二、量刑协商的回转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英国法下的禁诉令制度及其应对之策
下一篇:上海监狱场所安全管理的问题与改进研究--基于霍尔模型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