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小花思茅藤的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30页
    1.1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0-13页
        1.1.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第11页
        1.1.2 细胞毒类药物第11-12页
        1.1.3 真菌产物第12-13页
        1.1.4 单克隆抗体第13页
    1.2 植物中的免疫抑制成分第13-15页
    1.3 雄甾烷的研究进展第15-26页
        1.3.1 雄甾烷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第15-22页
        1.3.2 雄甾烷类药物第22-26页
    1.4 思茅藤属的研究进展第26-27页
        1.4.1 思茅藤属第26页
        1.4.2 思茅藤的特殊进化地位第26页
        1.4.3 小花思茅藤第26-27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7-30页
第二章 小花思茅藤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鉴定第30-44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过程第30-34页
        2.2.1 实验材料第30页
        2.2.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3 提取与分离第31-34页
    2.3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第34-37页
    2.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7-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三章 细胞毒活性实验第44-52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过程第44-48页
        3.2.1 实验原料第44页
        3.2.2 实验仪器第44-45页
        3.2.3 实验方法第45-47页
            3.2.3.1 细胞复苏第45页
            3.2.3.2 细胞传代第45页
            3.2.3.3 细胞冻存第45-46页
            3.2.2.4 MTT溶液的配制第46页
            3.2.2.5 药物浓度的配制第46-47页
            3.2.2.6 化合物或提取物(混合物)浓度梯度的选择第47页
        3.2.4 实验数据处理第47-48页
    3.3 实验结果第48-51页
    3.4 实验结论第51-52页
第四章 小花思茅藤化学成分的免疫抑制活性实验第52-58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实验过程第52-55页
        4.2.1 实验原料第52页
        4.2.2 实验仪器第52-53页
        4.2.3 实验动物第53页
        4.2.4 实验方法第53-55页
            4.2.4.1 小鼠脾细胞悬液的制备第53页
            4.2.4.2 最适ConA浓度的确定第53-54页
            4.2.4.3 实验方案第54-55页
    4.3 实验数据处理第55页
    4.4 实验结果第55-56页
    4.5 实验结论第56-58页
第五章 总结第58-60页
    5.1 全文总结第58页
    5.2 创新点第58页
    5.3 后期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4页
附录A第74-76页
附录B: 部分新化合物的光谱图第76-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合环上的局部~*-导子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的科学划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