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激光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 第10-12页 |
1.1.2 稀土掺杂发光玻璃近中红外波段发光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 稀土发光玻璃简介 | 第12-18页 |
1.2.1 稀土元素电子组态和光谱特性 | 第12-13页 |
1.2.2 稀土离子的发光原理 | 第13-15页 |
1.2.3 能量传递过程 | 第15-16页 |
1.2.4 稀土离子发光方式 | 第16-18页 |
1.3 玻璃材料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1.3.1 玻璃简介 | 第18-19页 |
1.3.2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 | 第19页 |
1.3.3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基质材料的选择 | 第19页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与测试方法及J-O理论 | 第21-29页 |
2.1 玻璃样品制备 | 第21-23页 |
2.1.1 稀土发光玻璃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2.1.2 实验设备及药品 | 第22-23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玻璃样品物理性质测量 | 第23页 |
2.2.2 折射率测试 | 第23-24页 |
2.2.3 吸收光谱 | 第24页 |
2.2.4 荧光发射光谱 | 第24页 |
2.2.5 差热分析 | 第24-25页 |
2.3 光谱理论计算与分析 | 第25-29页 |
2.3.1 Judd-Ofelt理论 | 第25-26页 |
2.3.2 吸收截面 | 第26-27页 |
2.3.3 McCumber理论 | 第27页 |
2.3.4 Fuchtbauer-Ladenburg方程 | 第27页 |
2.3.5 增益系数 | 第27-28页 |
2.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SiO_2-PbF_2玻璃的近中红外发光 | 第29-45页 |
3.1 玻璃样品的制备过程 | 第29-30页 |
3.2 热分析 | 第30页 |
3.3 吸收光谱和Judd-Ofelt分析 | 第30-39页 |
3.4 单掺杂稀土离子荧光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5 吸收和发射截面 | 第40-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Yb~(3+)/Tm~(3+)/Ho~(3+)/Er~(3+)/Nd~(3+)掺杂SiO_2-PbF_2玻璃宽波段覆盖发光 | 第45-57页 |
4.1 多掺杂玻璃样品的制备过程 | 第45页 |
4.2 多掺杂稀土离子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51页 |
4.3 双层玻璃样品的制备 | 第51-52页 |
4.4 双层玻璃荧光光谱分析 | 第52-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Yb~(3+)/Tm~(3+)/Ho~(3+)/Er~(3+)掺杂可见光发光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调控 | 第57-66页 |
5.1 材料制备和选择 | 第58-59页 |
5.2 吸收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5.3 发射光谱和能级图分析 | 第60-63页 |
5.4 色度图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与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