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油松论文

油松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1.1 油松概述第9页
    1.2 油松的应用现状第9-10页
    1.3 油松优良种源早期选择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0-12页
        1.3.1 种源与环境的关系第10-11页
        1.3.2 油松早期选择第11-12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油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研究第13-2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3-14页
        2.1.1 材料第13页
        2.1.2 方法第13-1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4-19页
        2.2.1 树高的生长变异与基径的生长变异第14-15页
        2.2.2 表型相关分析第15-18页
        2.2.3 早期选择指标的确定第18-19页
        2.2.4 选择效率和最适宜的选择年龄第19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19-21页
        2.3.1 结论第19-20页
        2.3.2 讨论第20-21页
第三章 油松26个种源1~2年生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比较第21-3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3.2.1 1 ~2年生油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差异第22-24页
        3.2.2 1 年生油松苗的生物量差异第24-26页
        3.2.3 油松苗期光合特性第26-27页
        3.2.4 油松苗期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27-28页
        3.2.5 油松苗期株高和地径的综合分析第28-29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29-30页
第四章 油松不同种源6年生早期生长比较第30-3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4.1.1 材料来源第30页
        4.1.2 试验设计第30页
        4.1.3 测定方法第30页
        4.1.4 统计分析第30-3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4.2.1 苗高第31-33页
        4.2.2 地径第33-34页
        4.2.3 种源间苗高和地径的隶属函数分析第34-35页
        4.2.4 聚类分析结果第35-36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36-38页
第五章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柽柳引种评价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下一篇:衡水地区鸡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