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引言 | 第7-8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8-10页 |
·课题来源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焊机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17页 |
·总体方案概要 | 第13-15页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3-14页 |
·中控系统方案 | 第14-15页 |
·中控系统方案下焊接系统的特点 | 第15-16页 |
·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点 | 第15-16页 |
·自动焊机监控系统采用RTOS的优点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焊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及配置 | 第17-49页 |
·JTAG简介 | 第17-18页 |
·基于IIC的键盘电路 | 第18-22页 |
·IIC简介 | 第18-19页 |
·键盘硬件电路 | 第19-21页 |
·键盘软件驱动 | 第21-22页 |
·串口电路 | 第22-28页 |
·RS-232C标准串口的接口简介 | 第23页 |
·异步串口的硬件设计 | 第23-24页 |
·串口的配置 | 第24-28页 |
·串口使用 | 第28页 |
·LCD液晶显示电路 | 第28-35页 |
·S3C2440的LCD控制器简介 | 第29页 |
·TFT型LCD控制器配置 | 第29-31页 |
·软件设置 | 第31-3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TCP/IP网络通信功能的实现 | 第35-38页 |
·以太网简介 | 第35页 |
·基于DM9000的以太网电路原理及其实现 | 第35-37页 |
·DM9000的初始化配置 | 第37-38页 |
·数据指令的读写操作 | 第38页 |
·CAN通信总线电路 | 第38-48页 |
·SPI及CAN接口简介 | 第39-41页 |
·基于SPI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的实现 | 第41-42页 |
·驱动程序软件配置 | 第42-4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Linux的焊机监控系统的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49-57页 |
·驱动程序简介 | 第49-50页 |
·设备驱动程序的file_operations结构 | 第50-51页 |
·字符设备驱动 | 第51-53页 |
·块设备驱动 | 第53-55页 |
·将设备驱动加到Linux内核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焊机操作系统的配置与移植 | 第57-70页 |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 第57页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57-58页 |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58-59页 |
·bootloader简介 | 第58-59页 |
·bootloader编译及移植 | 第59页 |
·Linux内核的配置 | 第59-66页 |
·Makefile文件 | 第60-61页 |
·配置文件 | 第61-62页 |
·配置Linux内核 | 第62-66页 |
·内核的编译与移植 | 第66-67页 |
·应用程序开发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一:核心系统电路总图 | 第74-75页 |
附录二:CPU-A电路图 | 第75-76页 |
附录三:CPU-B电路图 | 第76-77页 |
附录四:CPU-C电路图 | 第77-78页 |
附录五:RAM电路图 | 第78-79页 |
附录六:NANDflash电路图 | 第79-80页 |
附录七:NORFflash电路图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的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