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引言 | 第9-11页 |
2. | 第11-65页 |
2.1 文献研究 | 第11-16页 |
2.1.1 人体正常肠道菌群的构成 | 第11页 |
2.1.2 肠道菌群的分类 | 第11-12页 |
2.1.3 正常肠道菌群的作用 | 第12-13页 |
2.1.4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相关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2.1.5 肠道菌群结构异常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联系密切 | 第14页 |
2.1.6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1.7 小结 | 第16页 |
2.2 哮宁口服液对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效应研究 | 第16-2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3 实验结果 | 第18-20页 |
2.2.4 实验小结 | 第20页 |
2.3 哮宁口服液对哮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研究 | 第20-51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3.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3 实验结果 | 第23-50页 |
2.3.4 小结 | 第50-51页 |
2.4 讨论 | 第51-65页 |
2.4.1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 第51-52页 |
2.4.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探讨 | 第52-53页 |
2.4.3 哮宁口服液立法组方依据 | 第53-58页 |
2.4.4 阳性药物的选择 | 第58页 |
2.4.5 哮喘模型的研究 | 第58-61页 |
2.4.6 哮宁口服液对哮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文献综述 肠道菌群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73-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后置部分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