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8-32页 |
1.1 城市绿道概述 | 第18-27页 |
1.1.1 城市绿道的概念 | 第18-19页 |
1.1.2 城市绿道的构成 | 第19-20页 |
1.1.3 城市绿道的分类 | 第20-21页 |
1.1.4 城市绿道的功能 | 第21-22页 |
1.1.5 与城市其他线性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 第22-23页 |
1.1.6 城市绿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23-27页 |
1.2 植物群落结构概述 | 第27-30页 |
1.2.1 植物群落结构的概念 | 第27页 |
1.2.2 城市绿道植物的功能 | 第27-28页 |
1.2.3 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动态 | 第28-30页 |
1.3 满意度概述 | 第30-32页 |
1.3.1 满意度的概念 | 第30页 |
1.3.2 满意度的研究动态 | 第30-32页 |
2 引言 | 第32-36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32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2-33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2.2.2 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2.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2.4.1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2.4.2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3.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整理 | 第36-43页 |
3.1 概况 | 第36-38页 |
3.1.1 合肥市总体概况 | 第36页 |
3.1.2 合肥市城市绿道概况 | 第36-37页 |
3.1.3 研究范围及样方选择 | 第37-38页 |
3.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8-41页 |
3.2.1 数据的收集 | 第38-39页 |
3.2.2 数据的处理 | 第39-41页 |
3.3 构建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的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3.3.1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41页 |
3.3.2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满意度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41-42页 |
3.3.3 SPSS线性回归方程最优模型分析 | 第42-43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43-71页 |
4.1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43-56页 |
4.1.1 环城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43-47页 |
4.1.2 匡河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47-53页 |
4.1.3 整体结构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4.1.4 水平结构特征分析 | 第54-55页 |
4.1.5 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4.2 使用者特征及其与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第56-62页 |
4.2.1 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56-57页 |
4.2.2 使用者基本信息分析 | 第57-59页 |
4.2.3 使用者的主要参与动机 | 第59-60页 |
4.2.4 使用者的使用特征分析 | 第60-61页 |
4.2.5 使用者统计特征及其与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的关系 | 第61-62页 |
4.3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综合满意度 | 第62-66页 |
4.3.1 因子分析 | 第62-64页 |
4.3.2 综合满意度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4.4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其城市绿道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第66-71页 |
4.4.1 整体结构特征与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的关系 | 第66-67页 |
4.4.2 水平结构特征与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的关系 | 第67-69页 |
4.4.3 垂直结构特征与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的关系 | 第69-71页 |
5.结论与讨论 | 第71-77页 |
5.1 结论 | 第71-74页 |
5.2 建议 | 第74-75页 |
5.3 主要创新点 | 第75页 |
5.4 局限与期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A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调查表 | 第81-82页 |
附录 B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82-83页 |
附录 C 城市绿道样地实景照片及平面图 | 第83-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