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伯克氏菌重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缩略语表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3页
    1.1 伯克氏菌的研究意义第18-22页
    1.2 Red/ET重组工程第22-27页
        1.2.1. Red/ET重组工程简介第22页
        1.2.2. Red/ET重组工程的工作原理第22-24页
        1.2.3. Red/ET重组工程的优势第24-25页
        1.2.4. Red/ET重组工程的操作步骤第25页
        1.2.5. Red/ET重组工程的应用第25-27页
    1.3 反向筛选标记与DNA的无痕修饰第27-30页
        1.3.1 sacB反向筛选标记第28页
        1.3.2 rpsL反向筛选标记第28页
        1.3.3 ccdB-ccdA毒素-抗毒素系统第28-29页
        1.3.4 mazF基因第29页
        1.3.5 pheS反向筛选标记第29-30页
    1.4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第30-33页
        1.4.1 Cre/loxP第31-33页
        1.4.2 Flp/FRT第33页
        1.4.3 Dre/rox第33页
    1.5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第33-38页
        1.5.1 聚酮合酶(PKS)途径第34-36页
        1.5.2 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途径第36-37页
        1.5.3 聚酮-非核糖体多肽合酶(PKS-NRPS)合成途径第37-38页
    1.6 常用诱导型启动子第38-40页
    1.7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第40-41页
    1.8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第41-43页
第二章 利用新型同源重组酶对伯克氏菌的基因组发掘第43-95页
    2.1 研究背景第43-46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46-62页
        2.2.1 菌株和质粒第46-47页
        2.2.2 培养基和抗生素第47-48页
        2.2.3 寡核苷酸合成和DNA测序第48-52页
        2.2.4 分子生物学试剂第52-53页
        2.2.5 主要实验仪器第53-54页
        2.2.6 数据分析软件第54页
        2.2.7 实验方法第54-62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93页
        2.3.1 伯克氏菌目中同源重组酶对的发掘第62-65页
        2.3.2 DSM 7029中启动子功能和严谨性的检测第65-68页
        2.3.3 不同来源的重组酶的功能研究第68-71页
        2.3.4 Redγ-Redαβ7029重组系统工作条件的优化第71-77页
        2.3.5 Redγ-Redαβ7029介导的高效的单链重组第77-79页
        2.3.6 DSM 7029的基因组精简的初探第79-80页
        2.3.7 伯克氏菌DSM 7029基因组无痕修饰方法的建立第80-82页
        2.3.8 利用Redγ-Redαβ7029对伯克氏菌DSM7029未知基因簇进行发掘第82-91页
        2.3.9 利用Redγ-Redαβ7029对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 sp PsJN进行基因组挖掘第91-93页
    2.4 结论第93-95页
第三章 Dre-rox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突变识别位点的建立和筛选第95-117页
    3.1 研究背景第95-97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97-107页
        3.2.1 菌株和培养方法第97页
        3.2.2 质粒构建第97-98页
        3.2.3 报告基因表达情况的定量检测第98-99页
        3.2.4 突变rox位点严谨性的检测第99-107页
    3.3 实验结果第107-116页
        3.3.1 Dre、Cre和Flp三种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细菌毒性的测定第107-108页
        3.3.2 rox位点间隔序列的确定第108-110页
        3.3.3 rox位点间隔序列碱基功能的确定以及rox突变位点的建立和筛选第110-114页
        3.3.4 基因翻转实验验证突变rox2131位点的特异性第114-116页
    3.4 总结第116-11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20页
    4.1 利用新型同源重组酶的发现对伯克氏菌的基因组发掘第117-118页
    4.2 Dre-rox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识别位点突变库的建立第118-120页
附录第120-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40-14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酿酒酵母中硫代谢的研究
下一篇:几种豆科植物固氮作用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