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1 管道运输现状分析 | 第15页 |
1.1.2 管道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2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直接检测法 | 第17页 |
1.2.2 间接测量法 | 第17-20页 |
1.3 管网泄漏检测技术研究现况 | 第20-2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短距离复杂管网泄漏检测、定位方法 | 第23-33页 |
2.1 研究背景分析 | 第23-24页 |
2.2 负压波法泄漏检测原理及其在管网泄漏检测中的局限性 | 第24-26页 |
2.3 声波法泄漏检测原理及其在管网泄漏检测中的局限性 | 第26页 |
2.4 短距离复杂管网泄漏检测、定位方法基本原理 | 第26-30页 |
2.4.1 异常信号检测 | 第26-27页 |
2.4.2 异常信号传播方向判别 | 第27-30页 |
2.4.3 泄漏定位原理 | 第30页 |
2.5 短距离复杂管网泄漏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短距离复杂管网泄漏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装置设计 | 第33-43页 |
3.1 数据采集装置整体结构 | 第33页 |
3.2 STM32F407核心控制模块 | 第33-34页 |
3.3 电源管理模块 | 第34-37页 |
3.3.1 电源隔离电路 | 第34-35页 |
3.3.2 供电电路 | 第35-37页 |
3.4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7-41页 |
3.4.1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7-38页 |
3.4.2 模/数转换电路 | 第38-41页 |
3.5 USB虚拟串口传输模块 | 第41-42页 |
3.6 系统稳定性设计 | 第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短距离复杂管网泄漏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55页 |
4.1 数据采集装置程序设计 | 第43-48页 |
4.1.1 数据实时同步采集程序 | 第43-46页 |
4.1.2 数据处理和传输 | 第46-48页 |
4.2 管网泄漏监测程序 | 第48-53页 |
4.2.1 数据接收处理 | 第48-50页 |
4.2.2 数据库存储 | 第50-51页 |
4.2.3 实时波形显示 | 第51-53页 |
4.2.4 报警显示 | 第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55-65页 |
5.1 管网泄漏监测实验测试平台系统 | 第55-57页 |
5.1.1 管网泄漏监测实验测试平台系统组成 | 第55-56页 |
5.1.2 泄漏检测仪表与采样信号的映射关系 | 第56-57页 |
5.2 管网泄漏检测、定位方法实验验证 | 第57-62页 |
5.2.1 异常信号检测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57-59页 |
5.2.2 异常信号传播方向判别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59-61页 |
5.2.3 泄漏定位方法准确性验证 | 第61-62页 |
5.3 短距离复杂管网泄漏监测系统稳定性测试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71-73页 |
附件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