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结构特征保持的点云配准算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2页
        1.1.1 图像匹配第10页
        1.1.2 形状匹配第10-11页
        1.1.3 三维重建技术第11-12页
    1.2 点云配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刚性点云配准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非刚性点云配准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创新点概括第15-16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点云配准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第17-26页
    2.1 几何变换模型第17-19页
        2.1.1 基于基函数的非刚性变换模型第18-19页
        2.1.2 基于物理模型的非刚性变换模型第19页
    2.2 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第19-20页
    2.3 概率密度模型第20-23页
        2.3.1 高斯混合模型第20-22页
        2.3.2 非对称高斯混合模型第22-23页
    2.4 期望最大化算法第23-26页
第三章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局部结构特征的非刚性点云配准方法第26-37页
    3.1 结合角度和距离的结构特征描述子的提出第26-28页
    3.2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28-29页
    3.3 算法描述第29-32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3.4.1 评估标准第32页
        3.4.2 2D合成数据的实验结果第32-35页
        3.4.3 图像匹配的实验结果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非对称高斯混合模型和结构特征的非刚性点云配准方法第37-53页
    4.1 GLSC描述符的提出第37-40页
    4.2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40-41页
    4.3 算法描述第41-44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52页
        4.4.1 实验设置第44-46页
        4.4.2 2D合成数据的匹配结果第46-51页
        4.4.3 图像匹配的实验结果第51-52页
        4.4.4 3D模型的配准结果第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全文总结第53-54页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导师遴选和研究生招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移动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