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文教、卫生论文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7-18页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7-18页
        1.4.2 研究思路第18页
    1.5 创新之处第18-19页
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概述第19-26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纯洁性第19页
        2.1.2 党的纯洁性和党员纯洁性第19-20页
        2.1.3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第20页
        2.1.4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第20-21页
    2.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纯洁性的思想第21-22页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纯洁性的思想第22-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6-38页
    3.1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6页
        3.1.1 问卷内容说明第26页
        3.1.2 调查对象统计第26页
    3.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取得的成绩第26-30页
        3.2.1 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第27页
        3.2.2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纯洁性表现总体良好第27-30页
    3.3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出现的问题第30-34页
        3.3.1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第30-31页
        3.3.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第31-33页
        3.3.3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过程缺乏连续性第33-34页
        3.3.4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主体缺乏主动性第34页
    3.4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第34-37页
        3.4.1 教育主体动力不足第35页
        3.4.2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第35-36页
        3.4.3 教育队伍建设薄弱第36页
        3.4.4 教育制度保障不力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加强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的对策第38-53页
    4.1 不断强化教育主体内生动力第38-40页
        4.1.1 培养教育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第38页
        4.1.2 培养教育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第38-39页
        4.1.3 培养受教育者的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第39页
        4.1.4 培养受教育者的时代使命感和幸福获得感第39-40页
    4.2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前瞻性第40-42页
        4.2.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40页
        4.2.2 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第40-41页
        4.2.3 坚持开放性的教育理念第41页
        4.2.4 坚持系统性的教育理念第41-42页
    4.3 优选教育内容,提高教育针对性第42-44页
        4.3.1 深化纯洁性教育内容的供给侧改革第42-43页
        4.3.2 构建多层次系统性的教育内容体系第43页
        4.3.3 深化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程度第43页
        4.3.4 深化与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的一致性第43-44页
    4.4 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教育有效性第44-47页
        4.4.1 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大平台第44-45页
        4.4.2 善于运用网络教育新载体第45-46页
        4.4.3 充分挖掘隐性教育的资源第46-47页
    4.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战斗力第47-49页
        4.5.1 足额配备师资力量第47-48页
        4.5.2 提高队伍业务能力第48页
        4.5.3 建设全员育人格局第48-49页
    4.6 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持久性第49-52页
        4.6.1 健全理论学习制度第49-50页
        4.6.2 健全考核评价制度第50-51页
        4.6.3 健全持续教育制度第51页
        4.6.4 健全奖惩激励制度第51-52页
    4.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肺复苏过程中呼出二氧化碳对复苏预后判断的研究
下一篇:论新时期约谈函询制度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