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超高层混合结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3 超高层混合结构特点 | 第14-16页 |
1.3.1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受力特点 | 第14页 |
1.3.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施工特点 | 第14-15页 |
1.3.3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施工期间的时变特性 | 第15-16页 |
1.4 高层以及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斜交网格结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6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竖向变形影响因素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竖向变形差分析方法 | 第22-29页 |
2.2.1 一次加载法 | 第22-25页 |
2.2.2 近似模拟施工加载法 | 第25-26页 |
2.2.3 精确模拟施工方法 | 第26-29页 |
2.3 混凝土的早期性能发展规律 | 第29-36页 |
2.3.1 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 | 第29-31页 |
2.3.2 混凝土早龄期弹性模量发展规律 | 第31-33页 |
2.3.3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 第33-34页 |
2.3.4 混凝土徐变 | 第34-36页 |
2.4 施工期荷载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斜交网格-核心筒混合结构施工模拟分析 | 第38-66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8-42页 |
3.2 计算模型以及相关参数 | 第42-47页 |
3.2.1 ETABS建模流程 | 第43页 |
3.2.2 材料定义 | 第43-44页 |
3.2.3 单元定义 | 第44页 |
3.2.4 参数定义 | 第44-47页 |
3.3 施工方案 | 第47-48页 |
3.4 计算工况及假定 | 第48页 |
3.5 结构竖向变形有限元分析 | 第48-64页 |
3.5.1 加载方式对变形差的影响 | 第49-51页 |
3.5.2 材料的时变性对变形差的影响 | 第51-54页 |
3.5.3 核心筒超前施工对变形差的影响 | 第54-59页 |
3.5.4 施工速度对变形差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5 施工荷载对变形差的影响 | 第60-62页 |
3.5.6 竣工后对变形差的影响 | 第62-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结构施工期变形实测对比分析 | 第66-84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核心筒与框架柱的应力 | 第66-71页 |
4.2.1 加载方式对应力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2 材料时变性对应力的影响 | 第67-69页 |
4.2.3 施工速度对应力的影响 | 第69页 |
4.2.4 核心筒超前施工对应力的影响 | 第69-70页 |
4.2.5 施工荷载对应力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6 竣工后对应力的影响 | 第71页 |
4.3 现场监测方案 | 第71-82页 |
4.3.1 监测设备 | 第71-73页 |
4.3.2 设备工作原理 | 第73-75页 |
4.3.3 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5-82页 |
4.4 误差分析 | 第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构竖向变形差控制方法 | 第84-94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结构设计措施 | 第84-86页 |
5.3 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 第86-89页 |
5.4 施工期现场监测 | 第89-90页 |
5.5 材料控制 | 第90-9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结论 | 第94-95页 |
6.2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102-104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教研和科研项目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