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螺旋锥齿轮齿形计算与强度计算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螺旋锥齿轮的齿形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1.2.2 螺旋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测试方法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螺旋锥齿轮的几何模型 | 第19-33页 |
2.1 螺旋锥齿轮的切齿原理 | 第19页 |
2.2 螺旋锥齿轮大轮齿面方程 | 第19-24页 |
2.2.1 大齿轮的机床加工坐标系 | 第20-21页 |
2.2.2 大轮刀盘刀刃产形面方程 | 第21-23页 |
2.2.3 大轮啮合方程 | 第23-24页 |
2.3 螺旋锥齿轮小轮齿面方程 | 第24-29页 |
2.3.1 小齿轮的机床加工坐标系 | 第25-26页 |
2.3.2 小轮刀盘刀刃产形面方程 | 第26-27页 |
2.3.3 小轮啮合方程 | 第27-29页 |
2.4 螺旋锥齿轮几何建模 | 第29-32页 |
2.4.1 螺旋锥齿轮几何参数 | 第29页 |
2.4.2 螺旋锥齿轮加工参数 | 第29-30页 |
2.4.3 齿面方程的数值计算 | 第30-31页 |
2.4.4 螺旋锥齿轮三维建模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螺旋锥齿轮有限元接触分析 | 第33-46页 |
3.1 螺旋锥齿轮静态与动态有限元模型 | 第33-36页 |
3.2 螺旋锥齿轮啮合特性与力学参数分析 | 第36-42页 |
3.2.1 传动误差 | 第36-38页 |
3.2.2 重合度计算 | 第38-40页 |
3.2.3 接触面积 | 第40-41页 |
3.2.4 齿宽方向弯曲应力 | 第41-42页 |
3.3 阻尼对动态接触分析结果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1 阻尼定义的方法 | 第42页 |
3.3.2 阻尼对动态分析的影响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螺旋锥齿轮弯曲与接触强度计算 | 第46-62页 |
4.1 基于强度标准的齿根弯曲与接触强度计算 | 第46-49页 |
4.1.1 ISO标准中齿轮弯曲与接触强度计算 | 第46-47页 |
4.1.2 AGMA标准中齿轮弯曲与接触强度计算 | 第47-48页 |
4.1.3 含摩擦的螺旋锥齿轮弯曲与接触强度计算 | 第48-49页 |
4.2 弯曲与接触强度有限元分析与强度标准计算结果对比 | 第49-55页 |
4.2.1 ISO标准与AGMA标准计算轮齿强度 | 第50-51页 |
4.2.2 含摩擦的齿轮弯曲与接触强度 | 第51-54页 |
4.2.3 有限元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4.3 齿廓修形对轮齿强度的影响 | 第55-61页 |
4.3.1 齿廓修形原理及压力角修正 | 第55-57页 |
4.3.2 齿廓修形对齿轮强度的影响 | 第57-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齿根弯曲应力与齿面接触印痕测试 | 第62-70页 |
5.1 齿根弯曲应力与齿面接触印痕的测试原理 | 第62-63页 |
5.1.1 齿根弯曲应力的测试原理 | 第62-63页 |
5.1.2 齿面接触印痕的测试原理 | 第63页 |
5.2 试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63-69页 |
5.2.1 大轮齿根弯曲应力的测量与对比分析 | 第63-67页 |
5.2.2 大轮齿面接触印痕的测量与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项目研究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