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深根比数量性状位点qRDR-7精细定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1页
    1.1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1 植物抗旱机制第11-12页
        1.1.2 植物抗旱鉴定方法第12-13页
        1.1.3 植物抗旱鉴定的相关指标第13-14页
    1.2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1 水稻根系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2 水稻根系研究方法第15页
        1.2.3 根系深根比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QTL定位第16-19页
        1.3.1 分子标记的类型第16-17页
        1.3.2 传统QTL定位第17页
        1.3.3 BSA-seq定位第17-18页
        1.3.4 GWAS关联定位第18-19页
    1.4 节水抗旱稻的研究意义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2.1 供试材料第21-22页
    2.2 深根比QTL初定位与近等基因系的构建第22-23页
    2.3 亲本重测序及多态性分子标记的开发第23页
    2.4 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第23页
    2.5 DNA样品的制备及扩增第23-25页
    2.6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第25页
    2.7 深根比的检测方法第25-26页
    2.8 数据分析第26页
    2.9 水稻深根根尖和浅根根尖的取样第26页
    2.10 反转录和Real-timePCR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9页
    3.1 qRDR-7定位区间的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结果第27-29页
    3.2 重组交换单株筛选结果第29-33页
    3.3 qRDR-7精细定位第33-36页
    3.4 基于表达量分析的qRDR-7候选基因预测第36-39页
4 讨论第39-43页
    4.1 qRDR-7的候选基因预测第39-40页
    4.2 植物表型的鉴定方法第40-41页
    4.3 水稻深根比QTL,qRDR-7的精细定位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0页
附录第50-54页
    附录Ⅰ 试剂配方第50-51页
    附录Ⅱ 营养液配方第51-52页
    附录Ⅲ 水培系统简介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蓖麻生育酚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作用分析
下一篇:基于5个RIL群体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