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改性蒙脱石对废水中铅的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环境水体中铅的污染第10-13页
        1.1.1 水体中铅的来源第10-11页
        1.1.2 水体中铅的危害第11页
        1.1.3 水体中铅污染的治理方法第11-13页
    1.2 蒙脱石第13-17页
        1.2.1 蒙脱石的结构第13-14页
        1.2.2 蒙脱石的性质第14-15页
        1.2.3 蒙脱石的改性方法第15-16页
        1.2.4 蒙脱石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铅吸附作用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国内对铅吸附作用的研究第17-18页
        1.3.2 国外对铅吸附作用的研究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1页
        1.4.1 研究目的第19-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实验材料、仪器与分析方法第21-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1.1 实验试剂第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2 溶液中Pb~(2+)浓度测定第22-23页
    2.3 改性蒙脱石的制备第23-25页
        2.3.1 二乙烯三胺改性蒙脱石的制备第23-24页
        2.3.2 L-赖氨酸改性蒙脱石的制备第24-25页
    2.4 改性蒙脱石的表征第25-28页
        2.4.1 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的测定第25-26页
        2.4.2 X射线衍射第26页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26-27页
        2.4.4 热重分析第27页
        2.4.5 BET比表面积第27页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7-28页
3 二乙烯三胺改性蒙脱石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8-42页
    3.1 样品表征第28-32页
        3.1.1 XRD分析第28-29页
        3.1.2 FTIR分析第29页
        3.1.3 TG/DTG分析第29-30页
        3.1.4 BET分析第30-31页
        3.1.5 SEM分析第31-32页
    3.2 铅吸附性能的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3.2.1 接触时间对铅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3页
        3.2.2 溶液pH对铅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3.2.3 铅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2.4 温度对铅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6页
    3.3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6-38页
    3.4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4 L-赖氨酸改性蒙脱石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第42-53页
    4.1 样品表征第42-45页
        4.1.1 XRD分析第42页
        4.1.2 FTIR分析第42-43页
        4.1.3 BET分析第43-45页
        4.1.4 SEM分析第45页
    4.2 铅吸附性能的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4.2.1 接触时间对铅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4.2.2 溶液pH对铅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6页
        4.2.3 铅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4.3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7-48页
    4.4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第48-50页
    4.5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改性蒙脱石对铅的束缚稳定性与束缚形态研究第53-60页
    5.1 改性蒙脱石对铅的模拟酸雨解析研究第53-55页
        5.1.1 模拟酸雨溶液的配制第53页
        5.1.2 模拟酸雨解析实验方法第53-54页
        5.1.3 改性蒙脱石对铅的解析实验分析第54-55页
    5.2 改性蒙脱石对吸附铅的束缚形态研究第55-59页
        5.2.1 Tessier五步提取法简介第55-56页
        5.2.2 Tessier五步提取法实验第56-57页
        5.2.3 改性蒙脱石对吸附铅的形态分析第57-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方便杂粮粥配方设计及其工艺优化
下一篇:一株广谱性溶藻细菌的筛选鉴定、溶藻特性及溶藻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