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滚珠丝杠副性能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滚珠丝杠副故障诊断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滚珠丝杠副失效演变机理 | 第16-25页 |
2.1 滚珠丝杠副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2.2 常规载荷下滚珠丝杠副失效演变机理 | 第17-23页 |
2.2.1 表面损伤失效 | 第17-21页 |
2.2.2 严重变形失效 | 第21-22页 |
2.2.3 断裂失效 | 第22-23页 |
2.3 高过载条件下滚珠丝杠副的典型失效形式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滚珠丝杠副典型失效与振动信号映射关系试验研究 | 第25-48页 |
3.1 预紧力丧失失效与振动信号映射关系试验研究 | 第25-34页 |
3.1.1 基于EMD与MSE的信号处理算法 | 第26-28页 |
3.1.2 试验研究 | 第28-34页 |
3.2 点蚀失效与其振动信号映射关系 | 第34-41页 |
3.2.1 点蚀失效特征频率求解 | 第35-37页 |
3.2.2 基于HHT的信号处理算法 | 第37-38页 |
3.2.3 试验研究 | 第38-41页 |
3.3 润滑不良失效与其振动信号映射关系 | 第41-47页 |
3.3.1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信号能量提取算法 | 第42-44页 |
3.3.2 试验研究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遗传BP神经网络在滚珠丝杠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48-61页 |
4.1 BP算法基本原理 | 第48-51页 |
4.1.1 信号正向传播 | 第49-50页 |
4.1.2 误差方向传播 | 第50-51页 |
4.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第51-55页 |
4.2.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51-54页 |
4.2.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方案 | 第54-55页 |
4.3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第55-60页 |
4.3.1 网络结构参数确定 | 第55-57页 |
4.3.2 神经网络样本构成 | 第57-58页 |
4.3.3 神经网络的训练及测试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基于振动特征的滚珠丝杠副故障诊断系统 | 第61-73页 |
5.1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61-63页 |
5.1.1 振动传感器 | 第61-62页 |
5.1.2 信号调理仪 | 第62页 |
5.1.3 数据采集卡 | 第62-63页 |
5.1.4 工控机 | 第63页 |
5.2 基于MATLAB GUI的故障诊断程序 | 第63-72页 |
5.2.1 MATLAB GUI的层次结构 | 第63-64页 |
5.2.2 MATLAB GUI界面之间的数据传递方法 | 第64-65页 |
5.2.3 典型GUI程序建立方法 | 第65-66页 |
5.2.4 总体方案设计 | 第66-67页 |
5.2.5 子模块设计 | 第67-71页 |
5.2.6 编译及发布 | 第71-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