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吸血鬼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 第15-26页 |
第一节 源于传说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兴于文学 | 第18-21页 |
第三节 走向银幕 | 第21-26页 |
第二章 西方电影中吸血鬼的典型形象和母题 | 第26-39页 |
第一节 吸血鬼的典型形象 | 第26-33页 |
一、“嗜血恶魔”形象 | 第26-28页 |
二、“人鬼混血”形象 | 第28-30页 |
三、“大众情人”形象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吸血鬼电影的典型母题 | 第33-39页 |
一、“禁忌之恋”母题 | 第33-36页 |
二、“精神流浪”母题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西方吸血鬼题材电影的影像奇观 | 第39-53页 |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符号世界 | 第39-43页 |
一、身体的符号: 尖牙、血液与皮肤 | 第39-42页 |
二、背景的符号: 阳光、古堡与酒吧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哥特风格的特殊风味 | 第43-47页 |
一、颓靡暗黑的角色造型 | 第44-45页 |
二、诡谲怪诞的影像呈现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影像奇观背后的精神世界 | 第47-53页 |
一、人格冲突的精神困境 | 第47-49页 |
二、异教文化的精神诉求 | 第49-50页 |
三、电影观众的梦镜投射 | 第50-53页 |
第四章 西方吸血鬼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对中国恐怖片的启示 | 第53-62页 |
第一节 西方吸血鬼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对中国恐怖类型片的启示 | 第56-62页 |
一、中国僵尸电影和美国吸血鬼电影的异同 | 第56-59页 |
二、给中国恐怖类型片的几点启示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