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逻辑框架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外包决策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外包服务商选择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3.3 外包合同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4 外包合作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3.5 外包效果及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公共服务外包 | 第17页 |
2.1.2 公共服务外包与政府购买服务 | 第17-18页 |
2.1.3 建筑起重机械 | 第18页 |
2.1.4 安全检查服务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1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5 激励性规制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WZ区安监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服务外包总体情况描述 | 第23-32页 |
3.1 WZ区安监站简介 | 第23页 |
3.2 WZ区安监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服务外包的背景 | 第23-26页 |
3.2.1 安全检查服务外包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3.2.2 安全检查服务外包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3.3 WZ区安监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服务外包实施情况 | 第26-28页 |
3.3.1 外包服务商的选择 | 第26页 |
3.3.2 外包的具体内容 | 第26-27页 |
3.3.3 外包的实施与监督 | 第27-28页 |
3.4 WZ区安监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服务外包的成效 | 第28-32页 |
3.4.1 促进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30页 |
3.4.2 提升监管部门的业务能力 | 第30-31页 |
3.4.3 完善建筑领域的监管体系 | 第31-32页 |
第四章 WZ区安监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1页 |
4.1 外包决策方面 | 第32-33页 |
4.1.1 决策选择主观性因素大,客观科学分析不足 | 第32-33页 |
4.1.2 原因分析 | 第33页 |
4.2 服务商选择方面 | 第33-36页 |
4.2.1 外包服务商选择不够规范化 | 第33-34页 |
4.2.2 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4.3 监督与合作方面 | 第36-38页 |
4.3.1 外包实施过程中监督与合作管理不充分 | 第36页 |
4.3.2 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4.4 成效评价方面 | 第38-41页 |
4.4.1 外包成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38-39页 |
4.4.2 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WZ区安监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服务外包模式优化 | 第41-50页 |
5.1 健全外包决策选择机制 | 第41-42页 |
5.1.1 需求搜集机制 | 第41页 |
5.1.2 需求分析机制 | 第41-42页 |
5.1.3 需求评价机制 | 第42页 |
5.2 规范服务商选择流程 | 第42-44页 |
5.2.1 严格准入机制 | 第43页 |
5.2.2 发挥政策引导 | 第43页 |
5.2.3 引入竞争机制 | 第43页 |
5.2.4 定性定量衡量 | 第43-44页 |
5.2.5 强化公众监督 | 第44页 |
5.3 加强监督与合作 | 第44-47页 |
5.3.1 构建主体责任体系,不断优化监督手段 | 第44-45页 |
5.3.2 强化合作意识,提升合作水平 | 第45-46页 |
5.3.3 规范外包合同,依法明确权责 | 第46-47页 |
5.4 完善成效评估制度 | 第47-50页 |
5.4.1 扩大评估范围和对象 | 第47-48页 |
5.4.2 引入第三方评估 | 第48页 |
5.4.3 评估方式多元化 | 第48-49页 |
5.4.4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