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绪论第10-17页
    (一) 研究缘由及其研究背景第10-11页
        1. 研究缘由第10页
        2.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问题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2-16页
        1. 小学第12页
        2. 教科书第12-13页
        3. 算术第13页
        4. 教科书呈现方式第13-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研究思路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综述第17-24页
    (一) 教科书呈现体例方式研究综述第17-19页
    (二) 数学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研究综述第19-22页
    (三) 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价值、理念与意义研究综述第22-24页
三、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体例第24-32页
    (一) 代表性教科书呈现体例第24-30页
        1. 《共和国教科书新算术》呈现体例第24-25页
        2. 《新编中华算术教科书》呈现体例第25-27页
        3. 《社会化的算术教科书》呈现体例第27-28页
        4. 《基本教科书算术》呈现体例第28-29页
        5. 《复兴算术教科书》呈现体例第29-30页
        6. 《小学算术课本》呈现体例第30页
    (二) 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体例发展变化特点第30-32页
四、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第32-43页
    (一) 知识系统的发展变化第32-39页
        1. 知识内容呈现结构的发展变化第32-36页
        2. 知识内容文字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第36-37页
        3. 知识内容图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第37-39页
    (二) 助读助教系统的发展变化第39-40页
        1. 编辑大意的发展变化第39页
        2. 插图的发展变化第39-40页
    (三) 例习题系统的发展变化第40-43页
五、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特点第43-52页
    (一) 体例框架呈现具有科学的学科特点第43-44页
    (二) 内容呈现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第44-47页
    (三) 内容呈现元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第47-49页
    (四) 呈现方式注意情感的渗透第49-52页
六、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对当今数学教育的启示第52-69页
    (一) 呈现方式受到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启示第52-58页
        1. 中西方思想的结合对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影响及其启示第52-54页
        2. 新文化运动及教育独立思潮对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影响及其启示第54-56页
        3. 教育学制思潮对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影响及其启示第56-58页
    (二) 呈现方式体现的数学文化及其启示第58-62页
        1. 呈现方式体现数学的简单美、对称美、抽象美及其启示第58-59页
        2. 呈现方式体现数学的符号文化的抽象性、科学性及其启示第59-61页
        3. 呈现方式体现数学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及其启示第61-62页
    (三) 呈现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启示第62-69页
        1. 呈现方式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及其启示第62-64页
        2. 呈现方式体现分类的思想方法及其启示第64-65页
        3. 呈现方式体现建模的思想方法及其启示第65-67页
        4. 呈现方式体现转化的思想方法及其启示第67-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S架构的中小学财务出纳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转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与调适策略研究--以C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