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物理符号及缩写清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相平衡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本体系涉及到的稳定相平衡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含固溶体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15-17页 |
1.3.1 固溶体概述 | 第15-16页 |
1.3.2 含固溶体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3 分离水盐体系固溶体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4.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3.1 液相和湿渣组成的化学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3.2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3.3 平衡固相鉴定 | 第22-24页 |
第三章 NH4_~+//Cl~-,SO_4~(2-),H_2PO_4~--H_2O四元体系及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 第24-48页 |
3.1 NH_4~+//Cl~-,H_2PO_4~--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24-31页 |
3.1.1 体系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3.1.2 相平衡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3.1.3 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28-29页 |
3.1.4 物性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29-31页 |
3.2 NH_4~+//Cl~-,SO_4~(2-)-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31-38页 |
3.2.1 体系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3.2.2 相平衡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3.2.3 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3.2.4 物性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36-38页 |
3.3 NH_4~+//Cl~-,H_2PO_4~-,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38-46页 |
3.3.1 体系研究现状 | 第38页 |
3.3.2 相平衡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3.3.3 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3.3.4 物性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44-45页 |
3.3.5 平移法预测多组分水盐体系相图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Na~+,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及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 第48-72页 |
4.1 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研究现状 | 第48-51页 |
4.2 Na~+,NH_4~+//Cl~--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51-58页 |
4.2.1 相平衡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4.2.2 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4.2.3 相平衡对比与讨论 | 第56-58页 |
4.3 Na~+,NH_4~+//SO_4~(2-)-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58-62页 |
4.3.1 相平衡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4.3.2 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60-62页 |
4.3.3 相平衡对比与讨论 | 第62页 |
4.4 Na~+,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62-70页 |
4.4.1 相平衡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4.4.2 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67-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溶剂萃取法生产磷酸二氢钠结晶工序的工艺分析 | 第72-80页 |
5.1 NH_4~+//Cl~-,H_2PO_4~--H_2O三元体系相图分析 | 第72-75页 |
5.1.1 等温蒸发过程分析 | 第72-74页 |
5.1.2 盐析过程分析 | 第74-75页 |
5.2 NH_4~+//Cl~-,SO_4~(2-)H_2PO_4~--H_2O四元体系相图分析 | 第75-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多级连续逆流结晶分离钠-铵基固溶体的数学模型 | 第80-84页 |
6.1 引言 | 第80页 |
6.2 多级连续逆流分离钠-铵基固溶体的流程 | 第80-82页 |
6.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2-83页 |
6.3.1 分离阶段 | 第82-83页 |
6.3.2 溶解阶段 | 第8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4-86页 |
7.1 结论 | 第84-85页 |
7.2 建议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个人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