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之概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4页 |
一、股权的性质 | 第11-13页 |
二、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学说 | 第14-18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之肯定说 | 第14-15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之否定说 | 第15-16页 |
三、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现行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现行制度 | 第18-19页 |
一、我国《物权法》对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 | 第18页 |
二、我国《公司法》对股权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 | 第18-19页 |
三、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对股权善意取得的有关规定 | 第19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6页 |
一、我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不全面 | 第19-20页 |
二、我国股权变动模式之争议 | 第20-21页 |
三、股权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之不足 | 第21-25页 |
四、善意第三人权益与股东优先购买权相冲突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现行制度及给我国的启示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一、德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背景 | 第26-27页 |
二、德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目的 | 第27页 |
第二节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 第27-33页 |
一、权利外观 | 第28页 |
二、取得股权必须是通过法律行为 | 第28-29页 |
三、受让人善意 | 第29-31页 |
四、登记错误之持续三年或真正权利人有可归责性 | 第31-33页 |
五、不存在异议登记 | 第33页 |
第三节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现行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 | 第35-45页 |
第一节 统一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变动模式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一般构成要件 | 第36-41页 |
一、明确适用善意取得的无权处分 | 第36-37页 |
二、明确认定第三人善意的标准 | 第37-39页 |
三、明确合理对价的判定标准 | 第39-40页 |
四、明确公示文件的公示体系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健全我国股权善意取得的配套制度 | 第41-43页 |
一、实行第三人善意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明制度 | 第41-42页 |
二、完善我国现行的股东名册登记制度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平衡优先购买权与股权善意取得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