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饰绘画艺术中的木版年画元素探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文献综述与创新 | 第11-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六、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 第14-25页 |
第一节 木版年画的起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木版年画的题材分类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木版年画的地域特色及艺术特点 | 第18-24页 |
一、杨柳青年画 | 第18-20页 |
二、苏州桃花坞年画 | 第20-22页 |
三、杨家埠年画 | 第22-2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对年画元素的借鉴 | 第25-38页 |
第一节 装饰绘画的艺术特点 | 第25-27页 |
一、装饰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 第25-26页 |
二、装饰绘画的艺术特点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克里姆特作品中木版年画元素的运用 | 第27-31页 |
一、克里姆特装饰绘画的艺术特点 | 第28-29页 |
二、画面中的年画元素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日本浮世绘对桃花坞年画的借鉴 | 第31-34页 |
一、桃花坞年画对浮世绘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浮世绘的艺术特点 | 第32-34页 |
第四节 顾黎明对传统木版年画的再创造 | 第34-3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木版年画美学、文化价值与创新意义 | 第38-45页 |
第一节 木版年画的美学与文化价值 | 第38-41页 |
一、木版年画的美学价值 | 第38-40页 |
二、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立足传统的创新意义 | 第41-44页 |
一、满足大众审美需求 | 第41-42页 |
二、在创新中传承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木版年画元素的实践运用 | 第45-64页 |
第一节 符号图案造型元素的再造 | 第45-50页 |
一、年画图案造型的模仿 | 第45-46页 |
二、年画图案造型的重构 | 第46-49页 |
三、抽象与意象并置的图案处理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画面色彩的表现 | 第50-53页 |
一、年画吉祥色彩的搭配 | 第50-51页 |
二、色彩的分层与布局 | 第51-53页 |
第三节 画面的构图形式 | 第53-57页 |
一、年画与装饰绘画构图的同构性 | 第53-56页 |
二、抽象构图形式 | 第56-57页 |
第四节 画面情感表达 | 第57-60页 |
一、观念性与抒情性融合 | 第57-58页 |
二、意向性与趣味性结合 | 第58-60页 |
第五节 视觉到触觉的转变 | 第60-64页 |
一、材料与肌理感 | 第60-61页 |
二、材料与时代感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图表来源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