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论文--木材化学加工工业论文

杉木表面疏水处理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8页
    1.0 超疏水简介第10-12页
        1.0.1 接触角与Young式方程第10页
        1.0.2 Wenzel和Cassie模型第10-11页
        1.0.3 Cassie–Baxter模型第11页
        1.0.4 动态接触角与滞后角第11-12页
        1.0.5 接触角滞后的重要性第12页
    1.1 接触角的测量第12-16页
        1.1.1 测量静态接触角的方法第12-14页
        1.1.2 针对不同几何形状表面的测量方法第14-16页
    1.2 大自然中超疏水现象第16-18页
        1.2.1 植物第16页
        1.2.2 动物第16-18页
    1.3 超疏水木材的制备方法第18-22页
        1.3.1 溶胶-凝胶法第18-19页
        1.3.2 氟化法第19-20页
        1.3.3 等离子处理第20-21页
        1.3.4 喷涂法第21页
        1.3.5 溶液浸渍法第21-22页
    1.4 超疏水木材的功能应用第22-25页
        1.4.1 耐燃烧第22-23页
        1.4.2 防腐防霉抗菌第23页
        1.4.3 磁性第23页
        1.4.4 其他功能化应用第23-25页
    1.5 木材疏水处理存在问题第25页
        1.5.1 如何保持木材原有结构第25页
        1.5.2 如何减少无机成分用量第25页
        1.5.3 性能问题第25页
    1.6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7 创新点第26-27页
    1.8 研究意义第27-28页
2 一步法制备超疏水木材第28-40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8页
        2.2.1 实验材料第28页
    2.3 实验方法及过程第28-29页
        2.3.1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4 实验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第29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9-39页
        2.5.1 制备木材基超疏水表面第29-30页
        2.5.2 形貌以及红外分析第30-32页
        2.5.3 二氧化硅含量对接触角的影响第32-34页
        2.5.4 反应温度对疏水性的影响第34-35页
        2.5.5 反应时间对木材疏水性的影响第35-36页
        2.5.6 耐磨性测试第36-37页
        2.5.7 耐化学测试第37页
        2.5.8 自愈性测试第37-38页
        2.5.9 超疏水木材的性能第38-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水性苯丙分散液制备超疏水木材第40-50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内容第40-41页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0页
        3.2.2 实验方法及过程第40-41页
        3.2.3 实验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4页
        3.3.1 未处理木材的表征第41页
        3.3.2 聚合物球体的表征第41-42页
        3.3.3 基于天然多层次微观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制备第42-44页
    3.4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对疏水性的影响第44-46页
    3.5 性能测试第46-48页
        3.5.1 超疏水表面的性能测试第46-47页
        3.5.2 自愈性测试第47-48页
    3.6 超疏水木材的应用第48-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水性(ST/BA)/AgNPS制备超疏水抗菌木材第50-60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实验内容第50-51页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0页
        4.2.2 实验方法及过程第50-51页
        4.2.3 实验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第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4.3.1 纳米银的表征第51-52页
        4.3.2 混合体系的稳定性因素第52-53页
        4.3.3 SEM电镜观察第53页
        4.3.4 聚合物含量对接触角的影响第53-56页
        4.3.5 XPS元素分析第56页
        4.3.6 纳米银含量对接触角的影响第56-57页
        4.3.7 尺寸稳定性测试第57-58页
        4.3.8 抗菌性测试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主要结论第60页
    5.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作者简介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纤维素晶体的流变学表征及其在有机硅橡胶中的应用
下一篇:刺激响应性的核交联聚磷酸酯基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