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各种风俗专志论文

双飞村互惠交换习俗变迁研究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2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国外研究状况第10-12页
        (二)国内研究状况第12-14页
        (三)文献简评第14页
    三、基本概念及研究框架第14-16页
        (一)基本概念第14-15页
        (二)研究框架第15-16页
    四、理论工具第16-19页
        (一)社会交换理论第16-18页
        (二)社会文化变迁理论第18-19页
    五、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参与观察法第19页
        (二)访谈法第19-20页
    六、研究的创新与意义第20-21页
        (一)研究的创新点第20页
        (二)研究意义第20-21页
第一章 双飞村概况第21-27页
    一、自然环境第21页
    二、人文环境第21-25页
    三、互惠交换习俗概况第25-27页
第二章 物质生产互惠交换习俗第27-32页
    一、物质生产互惠交换习俗第27-29页
        (一)劳动力交换第27-28页
        (二)生产资料交换第28-29页
    二、变迁中的物质生产互惠交换习俗第29-30页
        (一)劳动力交换变迁第29页
        (二)生产资料交换变迁第29-30页
    三、从无偿到有偿的生产互助第30-32页
第三章 物质生活互惠交换习俗第32-40页
    一、物质生活互惠交换习俗第32-35页
        (一)房屋建造互惠交换第32-33页
        (二)日常生活经济互惠第33-34页
        (三)饮食习俗互惠交换第34-35页
    二、变迁中的物质生活互惠交换习俗第35-38页
        (一)房屋建造中互惠交换变迁第35-36页
        (二)经济互惠变迁第36-37页
        (三)饮食习俗互惠交换变迁第37-38页
    三、理性选择下的生活互惠交换行为第38-40页
第四章 人生仪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0-54页
    一、人生仪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0-46页
        (一)诞生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0-41页
        (二)婚姻仪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1-44页
        (三)寿诞仪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4-45页
        (四)丧葬仪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5-46页
    二、变迁中的人生仪礼互惠交换习俗第46-52页
        (一)诞生礼互惠交换变迁第46-47页
        (二)婚姻仪礼互惠交换变迁第47-50页
        (三)寿诞仪礼互惠交换变迁第50-51页
        (四)丧葬仪礼互惠交换变迁第51-52页
    三、充满金钱气息的礼物交换第52-54页
第五章 传统节日互惠交换习俗第54-65页
    一、传统节日互惠交换习俗第54-60页
        (一)春节互惠交换第54-57页
        (二)清明节互惠交换第57-58页
        (三)端午节互惠交换第58-59页
        (四)中秋互惠交换第59-60页
    二、变迁中的传统节日互惠交换习俗第60-63页
        (一)春节互惠交换习俗变迁第60-61页
        (二)清明节互惠交换习俗变迁第61页
        (三)端午节互惠交换习俗变迁第61-62页
        (四)中秋节互惠交换习俗变迁第62-63页
    三、传承发展中的传统节日第63-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 访谈提纲第70-72页
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贸易中独立保函欺诈法律问题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独立保函司法解释为视角
下一篇:云南农村“上门女婿”的社会融入研究--以临沧弯子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