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论文

拦截机动目标的有限时间制导律及多弹协同制导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4-29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制导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5页
        1.2.1 经典制导律第16-17页
        1.2.2 现代制导律第17-19页
        1.2.3 几类常见制导律研究方向第19-23页
        1.2.4 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第23-25页
    1.3 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2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带终端攻击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制导律第29-64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导弹制导基础知识第30-33页
        2.2.1 坐标系的定义第30-31页
        2.2.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第31页
        2.2.3 导弹和目标的运动方程第31-32页
        2.2.4 导弹-目标相对运动信息计算公式第32-33页
    2.3 平面内带终端攻击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制导律第33-49页
        2.3.1 平面内制导模型第33-35页
        2.3.2 自适应滑模制导律设计第35-39页
        2.3.3 基于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第39-43页
        2.3.4 仿真分析第43-49页
    2.4 三维空间带终端攻击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制导律第49-63页
        2.4.1 三维空间的制导模型第50-52页
        2.4.2 三维制导律设计第52-56页
        2.4.3 仿真分析第56-63页
    2.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3章 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及加速度饱和约束的制导律第64-90页
    3.1 引言第64-65页
    3.2 平面内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和加速度饱和约束的制导律第65-74页
        3.2.1 平面内制导模型第65-66页
        3.2.2 制导律设计第66-71页
        3.2.3 仿真分析第71-74页
    3.3 三维空间内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和加速度饱和约束的有限时间制导律第74-88页
        3.3.1 三维空间的制导模型第74-75页
        3.3.2 三维制导律设计第75-84页
        3.3.3 仿真分析第84-88页
    3.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4章 带有终端攻击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第90-121页
    4.1 引言第90-91页
    4.2 平面内带终端攻击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第91-102页
        4.2.1 平面内协同制导模型第91-94页
        4.2.2 协同制导律设计第94-99页
        4.2.3 仿真分析第99-102页
    4.3 三维空间带终端攻击角约束的有限时间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第102-120页
        4.3.1 三维空间的协同制导模型第103-105页
        4.3.2 三维协同制导律设计第105-114页
        4.3.3 仿真分析第114-120页
    4.4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5章 基于“领弹-从弹”协同策略的有限时间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第121-144页
    5.1 引言第121-122页
    5.2 基于“领弹-从弹”协同策略的协同制导模型第122-125页
    5.3 基于SUPER-TWISTING算法的有限时间协同制导律第125-132页
        5.3.1 协同制导律设计第125-128页
        5.3.2 协同制导律的稳定性分析第128-132页
    5.4 基于双层自适应SUPER-TWISTING算法的有限时间协同制导律第132-138页
        5.4.1 协同制导律设计第132-135页
        5.4.2 协同制导律的稳定性分析第135-138页
    5.5 仿真分析第138-143页
    5.6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结论第144-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1-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个人简历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心脏的短QT综合征建模与分析
下一篇:面向狭小空间作业的超冗余机器人轨迹规划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