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三维重建综述 | 第8-11页 |
1.1.1 三维重建发展 | 第8-9页 |
1.1.2 三维重建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及国内外现状 | 第9-11页 |
1.2 三维重建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2 图像预处理 | 第13-24页 |
2.1 图像的滤噪 | 第13-15页 |
2.2 灰度修正 | 第15-17页 |
2.3 图像的旋转和缩放 | 第17-18页 |
2.4 感兴趣区域VOI(Volume of Interest)的提取 | 第18-19页 |
2.5 减少体数据集中象素的数目 | 第19-20页 |
2.6 层间插值 | 第20-24页 |
3 三维重建与三维显示 | 第24-38页 |
3.1 三维重建基础 | 第24-29页 |
3.1.1 面绘制 | 第24-26页 |
3.1.2 体绘制 | 第26-28页 |
3.1.3 面绘制与体绘制的比较 | 第28-29页 |
3.2 MC算法 | 第29-31页 |
3.2.1 确定包含等值面的体元 | 第30-31页 |
3.2.2 求等值面与体元边界的交点 | 第31页 |
3.2.3 等值面的三角面片的方向性和法向 | 第31页 |
3.3 三维显示 | 第31-34页 |
3.3.1 投影变换 | 第31-32页 |
3.3.2 面的消隐 | 第32-33页 |
3.3.3 光照模型 | 第33页 |
3.3.4 三维几何变换 | 第33-34页 |
3.4 三维重建的实现 | 第34-38页 |
4 显示效果 | 第38-52页 |
4.1 剥离显示 | 第38-45页 |
4.2 剖切显示 | 第45-48页 |
4.3 其它显示效果 | 第48-52页 |
4.3.1 光照效果 | 第48-50页 |
4.3.2 视点变换 | 第50-51页 |
4.3.3 等值面显示 | 第51-52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页 |
5.2 问题与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