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评第15-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第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第21-23页
        1.4.1 研究路线第21页
        1.4.2 创新点第21-23页
2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2.1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3-25页
        2.1.1 地方政府的含义第23-24页
        2.1.2 社会治理的含义第24页
        2.1.3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含义第24-25页
    2.2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理论第25-27页
        2.2.1 协同治理理论第25-26页
        2.2.2 政府职能理论第26-27页
        2.2.3 政府能力理论第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7页
    3.1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第28-31页
        3.1.1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基本情况第28-29页
        3.1.2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主要成效第29-31页
    3.2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2.1 政府协同治理能力不足第31页
        3.2.2 公共政策执行能力不强第31-32页
        3.2.3 社会法治建设能力较低第32页
        3.2.4 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缓慢第32-33页
        3.2.5 公共危机处理能力较差第33页
    3.3 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问题成因第33-36页
        3.3.1 治理主体职责界定不清第33-34页
        3.3.2 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不同第34-35页
        3.3.3 社会法治理念尚未形成第35页
        3.3.4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35页
        3.3.5 政府应对危机管理滞后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国内外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经验与启示第37-45页
    4.1 国外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经验第37-40页
        4.1.1 美国旧金山市政府实行地方高度自治的经验第37-38页
        4.1.2 英国地方政府实行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经验第38-39页
        4.1.3 新加坡基层政府实行严格选人用人标准的经验第39-40页
    4.2 国内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经验第40-42页
        4.2.1 江苏省江阴市政府坚持科学治理理念的经验第40-41页
        4.2.2 陕西省神木县政府实行政务公开透明的经验第41页
        4.2.3 辽宁省大连市政府推进“放管服”的经验第41-42页
    4.3 对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启示第42-44页
        4.3.1 转变政府协同治理理念第42-43页
        4.3.2 加强政府法治能力建设第43页
        4.3.3 加快政府精英人才培养第43页
        4.3.4 拓宽政府社会治理方式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提升绥化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对策第45-53页
    5.1 加强政府协同治理能力建设第45-47页
        5.1.1 由传统管理理念向协同治理理念转变第45-46页
        5.1.2 建立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互动机制第46-47页
    5.2 加强政府政策执行能力建设第47-48页
        5.2.1 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第47页
        5.2.2 坚持政策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47-48页
    5.3 加强政府社会法治能力建设第48-50页
        5.3.1 加强政府法治宣传教育第48-49页
        5.3.2 提高政府社会法治建设第49-50页
    5.4 加强政府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第50-51页
        5.4.1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第50页
        5.4.2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第50-51页
    5.5 加强政府社会稳定能力建设第51-52页
        5.5.1 积极构建政府与公民和谐关系第51页
        5.5.2 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第51-52页
    5.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评基督新教对欧洲虚无主义的回应
下一篇:黑龙江省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