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法治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5页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第11页
    一、文献概述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及其论证第13-14页
    四、论文拟完成的知识创新第14-15页
一、宪法宣誓制度概述第15-22页
    (一) 宪法宣誓的涵义第15-16页
    (二) 宪法宣誓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6-18页
        1. 国外历史沿革第16-17页
        2. 国内历史沿革第17-18页
    (三) 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8-22页
        1. 人民主权原则第18-19页
        2. 宪法赋权理论第19-20页
        3. 法治思想第20-22页
二、宪法宣誓制度法治化的必要性第22-26页
    (一) 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至尊地位第22页
    (二) 促进宪法实施,保障宣誓制度有效运行第22-24页
    (三) 增强宣誓主体使命感,监督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第24-25页
    (四) 传播宪法理念与精神,培育全民法律信仰第25-26页
三、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6-34页
    (一) 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定第26-29页
        1. 出台的文件第26页
        2. 宣誓主体的规定第26-27页
        3. 宣誓内容的规定第27-28页
        4. 宣誓形式的规定第28-29页
        5. 宣誓效力、后果的规定第29页
    (二) 地方实践状况第29-31页
    (三)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运行中的问题第31-34页
        1. 宪法宣誓立法滞后第31-32页
        2. 宣誓制度内容有待完善第32页
        3. 宣誓效力、法律后果模糊第32-34页
四、宪法宣誓制度法治化的域内外经验借鉴第34-40页
    (一) 域外宪法宣誓制度法治化的表现第34-37页
    (二) 域内“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事例的启示第37-40页
        1. 事件回放第37-38页
        2. 启示第38-40页
五、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法治化路径第40-46页
    (一) 完善宪法宣誓制度的立法第40-41页
    (二) 明晰宪法宣誓的法定内容第41-42页
    (三) 规范宪法宣誓的程序第42-43页
    (四) 明确宪法宣誓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第43-44页
    (五) 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话本小说看宋代法制中的“情恕”
下一篇:社会治理视域下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问题研究--以河源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