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5-16页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材料 | 第16-19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优化 | 第21-30页 |
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 | 第22-23页 |
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23-25页 |
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化 | 第25-29页 |
2.4.1 调控活性层的形貌 | 第25-27页 |
2.4.2 引入界面修饰层 | 第27-28页 |
2.4.3 掺杂 | 第28-29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Alq_3/CaF_2双阴极界面修饰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器件结构 | 第31页 |
3.2.2 器件材料和测试设备 | 第31-32页 |
3.2.3 器件制备过程 | 第32-33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33-41页 |
3.3.1 Alq_3/CaF_2的功函数对器件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CaF_2和Alq_3/CaF_2界面修饰层对器件J-V特性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3 Alq_3/CaF_2界面修饰层对器件IPCE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4 Alq_3/CaF_2界面修饰层的表面形貌 | 第38-39页 |
3.3.5 Alq_3/CaF_2界面修饰层对器件吸收和透射光谱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6 Alq_3/CaF_2界面修饰层对器件复阻抗谱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碳/氧化铟复合纳米粒子活性层掺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42-53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4.2.1 器件结构 | 第42-43页 |
4.2.2 器件材料和测试设备 | 第43-44页 |
4.2.3 C-In_2O_3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45页 |
4.2.4 器件制备过程 | 第45-46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46-52页 |
4.3.1 C-In_2O_3复合纳米粒子对器件J-V特性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2 C-In_2O_3复合纳米粒子对器件光致发光光谱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3 C-In_2O_3复合纳米粒子对器件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51页 |
4.3.4 C-In_2O_3复合纳米粒子对器件复阻抗谱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