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铁路桥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静力行为与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发展概述第14-15页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2.1 选题的背景第15-16页
        1.2.2 选题的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现状概述第17-29页
        1.3.1 钢桥疲劳研究的现状第17-22页
        1.3.2 OSD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2-24页
        1.3.3 OSD静力行为与疲劳问题研究现状第24-28页
        1.3.4 OSD静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28-29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1.5 研究的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铁路桥钢箱梁OSD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第32-69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道砟弹性模量试验第32-35页
        2.2.1 原桥道砟压应力估算第32-33页
        2.2.2 道砟试验设计第33-34页
        2.2.3 道砟试验结果分析第34-35页
    2.3 桥面、盖板体系应力计算第35-53页
        2.3.1 对称加载时与横隔板相关板件应力第38-44页
        2.3.2 加劲肋与顶板连接部位应力第44-46页
        2.3.3 不对称加载的影响第46-51页
        2.3.4 主要疲劳敏感部位应力的双线影响第51-53页
    2.4 主梁体系应力影响第53-68页
    2.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3章 OSD结构节段模型静力试验第69-91页
    3.1 引言第69页
    3.2 模型试验设计与测点布置第69-74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4-75页
    3.4 静力试验结果分析第75-89页
        3.4.1 挠度结果分析第75-76页
        3.4.2 横隔板应力结果分析第76-80页
        3.4.3 横隔板处加劲肋应力结果分析第80-83页
        3.4.4 横隔板处顶板应力结果分析第83-84页
        3.4.5 3m节段跨中应力结果分析第84-89页
    3.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4章 新建铁路桥梁疲劳荷载谱第91-110页
    4.1 引言第91-93页
    4.2 典型列车模型的建立第93-99页
        4.2.1 典型机车模型的建立第93-95页
        4.2.2 典型车辆模型的建立第95-97页
        4.2.3 典型列车编组模型的建立第97-99页
    4.3 疲劳荷载谱模拟第99-109页
        4.3.1 基本原理及编程实现第99-102页
        4.3.2 混合货运列车编组第102-104页
        4.3.3 运煤列车编组第104-106页
        4.3.4 集装箱列车编组第106-107页
        4.3.5 罐车编组第107-108页
        4.3.6 旅客列车编组第108-109页
    4.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5章 OSD结构节段模型疲劳试验第110-142页
    5.1 引言第110页
    5.2 原桥疲劳敏感部位应力频值谱第110-122页
        5.2.1 考察点应力纵向影响线第111-113页
        5.2.2 考察点应力历程曲线第113-115页
        5.2.3 考察点应力频值谱第115-122页
    5.3 试验荷载及加载次数的确定第122-125页
    5.4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第125-140页
        5.4.1 加劲肋与横隔板连接部位第125-133页
        5.4.2 横隔板切口边缘第133-136页
        5.4.3 加劲肋与顶板连接部位第136-140页
    5.5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第6章 铁路桥OSD结构的疲劳验算与寿命评估第142-157页
    6.1 引言第142页
    6.2 疲劳验算与寿命评估涉及的问题第142-147页
        6.2.1 荷载谱的选用第143页
        6.2.2 应力考察点的选取第143页
        6.2.3 加载方式与应力脉的计算第143-144页
        6.2.4 应力频值谱的建立与疲劳损伤度的计算第144-145页
        6.2.5 OSD结构构造细节及疲劳等级划分第145-146页
        6.2.6 疲劳验算方法第146-147页
    6.3 铁路桥OSD结构的疲劳验算与寿命评估实例第147-156页
        6.3.1 热点应力计算模型第147-149页
        6.3.2 热点应力纵向影响线第149-151页
        6.3.3 热点应力频值谱第151-154页
        6.3.4 疲劳验算与寿命评估第154-156页
    6.4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第7章 钢箱梁设置公、铁铺装时OSD结构静力行为对比第157-172页
    7.1 引言第157页
    7.2 有限元模型第157-158页
    7.3 应力影响线对比第158-167页
        7.3.1 加劲肋与横隔板连接部位第159-161页
        7.3.2 横隔板切口边缘第161-164页
        7.3.3 加劲肋与顶板连接部位第164-167页
    7.4 代表车辆荷载作用时应力量值对比第167-169页
    7.5 代表车辆荷载作用时铺装作用机理对比第169-171页
    7.6 本章小结第171-172页
第8章 OSD设计参数对静力行为影响研究第172-186页
    8.1 引言第172页
    8.2 计算模型与加载方式第172-174页
    8.3 横梁高度第174-176页
    8.4 主要钢板板厚第176-181页
        8.4.1 顶板板厚第177-178页
        8.4.2 横梁腹板板厚第178-179页
        8.4.3 加劲肋腹板板厚第179-181页
    8.5 横梁腹板切口孔形第181-184页
    8.6 本章小结第184-186页
结论与展望第186-192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第186-191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91-192页
致谢第192-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201-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减震结构研究
下一篇:铁路路基下伏多层大型采空区治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