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2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22页 |
2.1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法律界定 | 第12-18页 |
2.1.1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概述 | 第12-15页 |
2.1.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法律界定 | 第15-17页 |
2.1.3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17-18页 |
2.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18-22页 |
2.2.1 公司契约理论 | 第18-19页 |
2.2.2 资本维持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公司中利益平衡的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2-28页 |
3.1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现状 | 第22-25页 |
3.1.1 现阶段立法中对股权回购制度的规定 | 第22页 |
3.1.2 对《公司法》第74条中回购情形的剖析 | 第22-24页 |
3.1.3 股权回购制度与《公司法》第74条的关系 | 第24-25页 |
3.2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回购情形实施空间较小 | 第25-26页 |
3.2.2 回购价格的认定标准不确定 | 第26-27页 |
3.2.3 回购的配套程序不够完善 | 第27-28页 |
第4章 国外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立法例 | 第28-36页 |
4.1 美国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 | 第28-33页 |
4.1.1 美国关于股权回购的立法规定 | 第28-30页 |
4.1.2 美国关于回购价格的确定方法 | 第30-33页 |
4.2 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 | 第33-34页 |
4.3 国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4-3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 | 第36-43页 |
5.1 放宽回购情形实施空间 | 第36-38页 |
5.1.1 回购情形中的主体要件 | 第36-37页 |
5.1.2 回购情形中的行使要件 | 第37-38页 |
5.2 “合理价格”的确定标准 | 第38-41页 |
5.3 股权回购的程序及对回购份额的处理 | 第41-43页 |
5.3.1 股权回购的程序 | 第41-42页 |
5.3.2 对回购的股权份额的处理 | 第42-4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