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25页 |
1.1 番茄概述及番茄果实采后的成熟衰老机制 | 第18-19页 |
1.1.1 番茄概述 | 第18页 |
1.1.2 番茄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机制研究 | 第18-19页 |
1.2 乙烯在果实成熟与衰老进程中的生理功能及信号调控机制 | 第19-21页 |
1.2.1 乙烯与果实成熟 | 第19-20页 |
1.2.2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 | 第20页 |
1.2.3 乙烯信号转导通路 | 第20-21页 |
1.3 硫化氢(H_2S)在植物体中的信号作用及生理功能 | 第21-22页 |
1.3.1 H_2S的理化性质 | 第21页 |
1.3.2 硫化氢在植物体中的信号作用及生理功能 | 第21-22页 |
1.4 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1 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分类 | 第22页 |
1.4.2 植物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功能 | 第22-23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3-25页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硫化氢和乙烯对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5-42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2.2.1 材料处理及样品制备 | 第25-26页 |
2.2.2 果实硬度的测定 | 第26页 |
2.2.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4 番茄果实总RNA的提取、定量与检测 | 第27页 |
2.2.5 cDNA的合成 | 第27页 |
2.2.6 引物设计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27-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2.3.1 硫化氢和乙烯对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硫化氢和乙烯对采后番茄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30页 |
2.3.3 硫化氢和乙烯对番茄果实软化酶类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4 硫化氢和乙烯对番茄果实中软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5 硫化氢和乙烯对番茄果实中ACS和ACO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6 硫化氢和乙烯对番茄果实中ETR和ERF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5-37页 |
2.3.7 硫化氢和乙烯对番茄果实中内源H_2S合成关键酶基因DCD和LCD表达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8 番茄果实中DCD和LCD基因表达与成熟衰老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番茄D/L-C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与亚细胞定位及组织表达分析 | 第42-55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3.2.1 番茄D/L-CDGFP载体的构建 | 第42-44页 |
3.2.2 农杆菌转化及GFP融合质粒在烟草中的表达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3.3.1 番茄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基因DCD和LCD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47页 |
3.3.2 DCD和LCD基因引物设计及目的片段的PCR合成与纯化 | 第47-48页 |
3.3.3 GFP空载菌株活化及质粒提取 | 第48页 |
3.3.4 GFP质粒的酶切与纯化 | 第48-49页 |
3.3.5 DCD和LCD片段与GFP的连接及鉴定 | 第49-50页 |
3.3.6 农杆菌转化及GFP融合质粒在烟草中的亚细胞定位 | 第50-52页 |
3.3.7 DCD和LCD基因在番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番茄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基因D/L-CD缺失体和过表达植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 第55-83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55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5-63页 |
4.2.1 番茄DCD与LCD基因Cas9载体的构建 | 第55-58页 |
4.2.2 番茄DCD与LCD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8-60页 |
4.2.3 番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农杆菌侵染转化 | 第60-62页 |
4.2.4 番茄DCD与LCD缺失体的阳性苗鉴定及获得 | 第62页 |
4.2.5 番茄DCD与LCD突变体的基因表达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3-82页 |
4.3.0 靶点接头引物设计 | 第63-64页 |
4.3.1 质粒制备及BsaI酶活性检测 | 第64页 |
4.3.2 靶点引物接头与gRNA表达盒连接和扩增及二轮产物纯化 | 第64-66页 |
4.3.3 靶标gRNA表达盒与pYLCRISPR/Cas9质粒连接转化及鉴定 | 第66-67页 |
4.3.4 Cas9载体的农杆菌转化及稳定性检测 | 第67-68页 |
4.3.5 番茄DCD与LCD基因过表达引物的设计 | 第68-69页 |
4.3.6 番茄DCD与LCD基因目的片段的合成及纯化 | 第69页 |
4.3.7 目的基因片段和过表达载体pBI121质粒的酶切和纯化 | 第69-70页 |
4.3.8 基因片段与pBI121载体的连接转化及鉴定 | 第70-72页 |
4.3.9 过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及鉴定 | 第72-73页 |
4.3.10 番茄植物组织培养及Ca9植株阳性苗鉴定 | 第73-79页 |
4.3.11 番茄DCD与LCD突变体的基因表达 | 第79页 |
4.3.12 番茄DCD与LCD突变体的表观生长状况 | 第79-81页 |
4.3.13 番茄DCD与LCD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 第81-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