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课题的选择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 1.2.1 煤层瓦斯渗透规律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1.2.2 岩石的热膨胀及热应力 | 第8-9页 |
| 1.2.3 温度对煤岩渗透特性的影响 | 第9-10页 |
| 1.2.4 考虑温度效应的含瓦斯煤固气耦合模型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13-21页 |
| 2.1 煤样制作 | 第13页 |
| 2.2 实验设备 | 第13-15页 |
| 2.3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 2.4 试验方案 | 第16-21页 |
| 2.4.1 煤样升温渗透试验 | 第16-17页 |
| 2.4.2 循环升降温条件下煤样渗透试验 | 第17-18页 |
| 2.4.3 不同层理方向煤样渗透试验 | 第18-21页 |
| 3 温度对含瓦斯煤渗透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21-35页 |
| 3.1 温度对煤样变形及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21-28页 |
| 3.1.1 温度对煤样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21-23页 |
| 3.1.2 温度对煤样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23-28页 |
| 3.2 不同有效应力下温度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 第28-30页 |
| 3.3 升温过程中煤样的滑脱效应 | 第30-34页 |
| 3.3.1 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样的滑脱效应 | 第30-32页 |
| 3.3.2 温度对绝对渗透率及滑脱因子的影响规律 | 第32-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循环升降温对含瓦斯煤渗透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35-51页 |
| 4.1 循环升降温条件下煤样的渗透率变化规律 | 第35-40页 |
| 4.1.1 升温与降温过程煤样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 第35-37页 |
| 4.1.2 循环升降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 第37-40页 |
| 4.2“温度敏感性系数”在循环升降温中的应用 | 第40-43页 |
| 4.2.1“温度敏感性系数”的定义 | 第40页 |
| 4.2.2 循环升降温过程中煤样渗透率温度敏感性分析 | 第40-43页 |
| 4.3 不同循环升降温条件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 第43-49页 |
| 4.3.1 循环升降温次数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 第43-45页 |
| 4.3.2 不同循环温度范围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 第45-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5 不同层理方向对煤样变形及渗流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51-59页 |
| 5.1 渗透率对轴压、围压敏感性分析 | 第51-52页 |
| 5.2 两种试样体积应变与渗透率分析 | 第52-54页 |
| 5.3 两种试样径向应变与渗透率分析 | 第54-56页 |
| 5.4 两种试样渗透率差异性理论分析 | 第56-5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温度对含瓦斯煤渗透率影响的机理 | 第59-67页 |
| 6.1 煤体热弹性力学模型 | 第59-61页 |
| 6.1.1 线热膨胀系数 | 第59页 |
| 6.1.2 热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 第59-60页 |
| 6.1.3 热弹性力学的有效应力方程 | 第60-61页 |
| 6.2 考虑温度效应的双孔渗透模型 | 第61-66页 |
| 6.2.1 双孔渗透率模型介绍 | 第61页 |
| 6.2.2 优化后的双孔渗透率模型 | 第61-62页 |
| 6.2.3 温度对基质“孔隙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 6.2.4 温度对基质之间“裂隙率”的影响 | 第63-66页 |
| 6.3 讨论 | 第66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68页 |
| 7.3 研究展望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