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郑观应科技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第9-14页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第9-12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4-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0-24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4页
第2章 郑观应科技思想形成的条件第24-33页
    2.1 时代背景因素第24-28页
        2.1.1 内外交困的刺激第24-26页
        2.1.2 西学的启迪与影响第26-28页
    2.2 个人主观因素第28-31页
        2.2.1 中西文化交相抚育第28-30页
        2.2.2 工商实践的历练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郑观应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3-56页
    3.1 科技教育思想第33-42页
        3.1.1 富强之基在格致制造第33-34页
        3.1.2 国家之盛衰视乎科技人才第34-35页
        3.1.3 科技人才之优劣出于学校第35-37页
        3.1.4 时文不废则实学不兴第37-39页
        3.1.5 究近代科技落后之源第39-42页
    3.2 科技专利思想第42-48页
        3.2.1 对科技专利制度的认识第43-45页
        3.2.2 对科技专利功能的认识第45-47页
        3.2.3 科技专利思想的物化第47-48页
    3.3 西学中源思想第48-55页
        3.3.1 光学层面的西学中源思想第49-51页
        3.3.2 机械学层面的西学中源思想第51-53页
        3.3.3 电学层面的西学中源思想第53页
        3.3.4 中学和西学层面上的西学中源思想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郑观应科技思想的基本评析第56-71页
    4.1 郑观应科技思想的特点第56-61页
        4.1.1 科技思想与科技实践相结合第56-59页
        4.1.2 科技思想与政治思想相结合第59-61页
    4.2 郑观应科技思想的历史意义第61-67页
        4.2.1 推动近代科技启蒙第62-64页
        4.2.2 促进中西科技交流第64-66页
        4.2.3 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第66-67页
    4.3 郑观应科技思想的局限性第67-69页
        4.3.1 “好博不专”的科技专家第67-69页
        4.3.2 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束缚第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持续跟踪审计环境下重大工程风险分析研究
下一篇:非拟单调时滞反应扩散方程单稳行波解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