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 相关理论的介绍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内外信托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4-21页 |
2.1 英美日国家信托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4-17页 |
2.1.1 英国信托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4-15页 |
2.1.2 美国信托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5-16页 |
2.1.3 日本信托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6-17页 |
2.2 国内信托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7-21页 |
2.2.1 国内信托制度发展历史 | 第17-19页 |
2.2.2 国内信托公司及信托业务总体情况 | 第19页 |
2.2.3 国内信托业经营监管环境 | 第19-21页 |
第3章 ZJGJ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现状及转型分析 | 第21-41页 |
3.1 ZJGJ信托公司概况 | 第21-23页 |
3.1.1 公司成长历史 | 第21-22页 |
3.1.2 股份构成及组织介绍 | 第22-23页 |
3.2 转型前信托业务与固有业务分析 | 第23-27页 |
3.2.1 信托业务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固有业务现状分析 | 第25页 |
3.2.3 信托业务问题分析 | 第25-27页 |
3.3 业务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7-31页 |
3.3.1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3.2 市场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3.3.3 监管环境分析 | 第30页 |
3.3.4 法律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3.4 适合ZJGJ信托公司发展的转型方向分析 | 第31-33页 |
3.4.1 转型动机 | 第31-32页 |
3.4.2 ZJGJ公司业务转型方向 | 第32-33页 |
3.5 开展自主管理型信托业务的SWOT分析 | 第33-39页 |
3.5.1 自主管理型信托及被动管理型信托业务介绍 | 第33-35页 |
3.5.2 优势和劣势 | 第35-36页 |
3.5.3 机会和威胁 | 第36-39页 |
3.6 业务转型与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关系 | 第39-41页 |
3.6.1 业务转型是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外在驱动力 | 第39-40页 |
3.6.2 自主管理能力提升是业务转型的前提条件 | 第40-41页 |
第4章 适用于转型业务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 第41-64页 |
4.1 总体要求 | 第41-43页 |
4.2 构建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 第43-52页 |
4.2.1 整体风险管理架构 | 第44-45页 |
4.2.2 确定风险偏好 | 第45-46页 |
4.2.3 建立“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 第46-47页 |
4.2.4 专项风险管理 | 第47-51页 |
4.2.5 风险缓释机制 | 第51页 |
4.2.6 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 第51-52页 |
4.3 建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 第52-55页 |
4.3.1 规划转型战略 | 第52-54页 |
4.3.2 完善组织架构 | 第54页 |
4.3.3 强化信托业务标准化管理 | 第54-55页 |
4.3.4 规范考核评价体系 | 第55页 |
4.4 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的实施保障 | 第55-64页 |
4.4.1 打造拳头产品—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 | 第56-57页 |
4.4.2 解决“钱袋子”—营销体系建设 | 第57-58页 |
4.4.3 提高业务效率 | 第58-59页 |
4.4.4 提升专业投资能力 | 第59-60页 |
4.4.5 储备人才 | 第60-62页 |
4.4.6 尝试互联网金融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