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厨余发酵液在A/O-MBR中的脱氮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膜生物反应器简介第10-15页
        1.1.1 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第10-12页
        1.1.2 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第12-14页
        1.1.3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第14-15页
    1.2 A/O-MBR工艺第15-17页
        1.2.1 MBR脱氮第15-16页
        1.2.2 A/O-MBR介绍第16-17页
        1.2.3 A/O-MBR的生物脱氮及有机物降解原理第17页
    1.3 碳源与脱氮第17-21页
        1.3.1 生物脱氮原理第18-19页
        1.3.2 碳源的优化和选择第19-21页
    1.4 厨余垃圾研究第21-23页
        1.4.1 厨余垃圾的特性和危害第21-22页
        1.4.2 厨余垃圾作为新型外加碳源的可能性第22-23页
    1.5 课题的来源、意义及内容第23-26页
        1.5.1 课题的来源第23页
        1.5.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5.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4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试验装置和分析方法第26-34页
    2.1 A/O-MBR装置第26-27页
    2.2 厨余发酵液的制备及其组分介绍第27-29页
        2.2.1 厨余发酵液的制备第27-28页
        2.2.2 厨余发酵液的组分第28-29页
    2.3 原水水质第29页
    2.4 分析方法第29-34页
        2.4.1 水质分析方法第29-30页
        2.4.2 EPS的提取与分析方法第30-31页
        2.4.3 污泥反硝化有机物利用率的测定第31页
        2.4.4 污泥反硝化活性测定第31页
        2.4.5 污泥好氧速率的测定第31-32页
        2.4.6 污泥颗粒粒径分布测定第32页
        2.4.7 膜污染分析方法第32页
        2.4.8 膜表面观察分析第32-33页
        2.4.9 荧光光谱分析第33-34页
3 厨余发酵液性能分析第34-47页
    3.1 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第34-36页
        3.1.1 COD的去除效果第34-35页
        3.1.2 NH_4~+-N的去除效果第35-36页
        3.1.3 TN的去除效果第36页
    3.2 脱氮性能解析第36-38页
        3.2.1 比反硝化速率比较第36-37页
        3.2.2 反硝化COD利用率比较第37-38页
    3.3 膜污染倾向分析第38-41页
    3.4 污泥特性分析第41-46页
        3.4.1 污泥活性比较第41-42页
        3.4.2 污泥颗粒粒径比较第42-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厨余发酵液应用第47-64页
    4.1 污染物去除效果第47-50页
        4.1.1 COD的去除效果第47-48页
        4.1.2 NH_4~+-N的去除效果第48-49页
        4.1.3 TN的去除效果第49-50页
    4.2 膜污染情况第50-58页
        4.2.1 EPS的变化情况第50-52页
        4.2.2 SEPS与BEPS的EEM分析第52-55页
        4.2.3 跨膜压差、膜阻以及膜过滤特性的变化情况第55-57页
        4.2.4 膜表面AFM分析第57-58页
    4.3 污泥特性第58-63页
        4.3.1 污泥活性第58-59页
        4.3.2 污泥颗粒粒径分布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论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移动网络的超滤膜污染物截留过程动态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杭州西湖龙泓涧多级生态净化塘水质评价与水环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