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协调评价
| 致谢 | 第7-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 | 第16-19页 |
| 1.2.1 产业结构研究 | 第16-17页 |
| 1.2.2 用水结构研究 | 第17-18页 |
| 1.2.3 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关系研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1-36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3页 |
| 2.1.1 山东省经济概况 | 第21-22页 |
| 2.1.2 山东省水资源概况 | 第22-23页 |
| 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 2.2.1 信息熵理论 | 第23-24页 |
| 2.2.2 格兰杰因果检验过程 | 第24-28页 |
| 2.3 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28-31页 |
| 2.3.1 协调发展理论 | 第28-29页 |
| 2.3.2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 第29-31页 |
| 2.4 集对分析评价模型 | 第31-34页 |
| 2.4.1 集对分析理论 | 第31-32页 |
| 2.4.2 协调评价过程 | 第32-34页 |
| 2.5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6-50页 |
| 3.1 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 第36-41页 |
| 3.1.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 3.1.2 产业结构信息熵分析 | 第39-40页 |
| 3.1.3 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 3.2 山东省用水构分析 | 第41-45页 |
| 3.2.1 用水结构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 3.2.2 用水结构信息熵分析 | 第43-44页 |
| 3.2.3 用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 3.3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熵值因果关系检验 | 第45-48页 |
| 3.3.1 产业结构熵与用水结构熵的关系 | 第45页 |
| 3.3.2 信息熵的Granger检验 | 第45-48页 |
| 3.4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山东省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评价 | 第50-61页 |
| 4.1 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0-53页 |
| 4.1.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第50-51页 |
| 4.1.2 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1-53页 |
| 4.2 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 | 第53-55页 |
| 4.3 基于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55-58页 |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4.5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