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以木糖渣为原料的生物炭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7页
        1.2.1 生物炭第10-13页
        1.2.2 木糖渣原料第13-14页
        1.2.3 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第14-15页
        1.2.4 生物炭的电化学性能第15-16页
        1.2.5 生物炭的吸附性能第16-17页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实验的化学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2.2 生物炭材料制备第20-21页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1-23页
        2.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21页
        2.3.2 热重分析第21-22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2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2页
        2.3.5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第22页
        2.3.6 X射线衍射分析第22-23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第23页
        2.3.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23页
    2.4 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测试第23-24页
        2.4.1 生物炭对有机染料吸附测试第23-24页
        2.4.2 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测试第24页
    2.5 生物炭的电化学实验第24-27页
        2.5.1 超级电容器第24-25页
        2.5.2 锂硫电池第25-27页
第3章 玉米芯木糖渣生物炭制备和表征第27-38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玉米芯木糖渣及其活化机制第27-29页
        3.2.1 玉米芯木糖渣的成分分析第27页
        3.2.2 玉米芯木糖渣的热重分析第27-28页
        3.2.3 KOH活化机制分析第28-29页
    3.3 生物炭的物理结构分析第29-35页
        3.3.1 生物炭的形貌分析第29-32页
        3.3.2 生物炭的孔结构分析第32-33页
        3.3.3 生物炭的晶相分析第33-34页
        3.3.4 生物炭的表面电荷分析第34-35页
    3.4 生物炭的化学结构分析第35-37页
        3.4.1 生物炭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5-36页
        3.4.2 生物炭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36-37页
    3.5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生物炭的电容特性第38-50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超级电容器第38-45页
        4.2.1 循环伏安曲线第38-42页
        4.2.2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第42-44页
        4.2.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第44-45页
    4.3 锂硫电池第45-49页
        4.3.1 循环稳定性第45-48页
        4.3.2 电化学阻抗谱第48-49页
    4.4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生物炭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第50-64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有机染料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第50页
    5.3 不同样品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第50-52页
    5.4 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pH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2-54页
    5.5 不同吸附量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第54-55页
    5.6 吸附等温模型第55-56页
    5.7 吸附动力学第56-57页
    5.8 生物炭对其他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第57-59页
    5.9 生物炭的循环使用性能第59-61页
        5.9.1 循环使用能力第59-60页
        5.9.2 吸附动力学第60-61页
    5.10 生物炭的吸附机理分析第61-63页
        5.10.1 孔扩散吸附机理分析第61-62页
        5.10.2 活性位点吸附机理分析第62-63页
    5.11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生物炭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第64-79页
    6.1 引言第64页
    6.2 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第64-65页
    6.3 生物炭基材料的表征第65-70页
        6.3.1 生物炭基材料表面形貌分析第65-67页
        6.3.2 氮气吸脱附分析第67-68页
        6.3.3 XRD分析第68-69页
        6.3.4 XPS分析第69-70页
        6.3.5 FTIR分析第70页
    6.4 不同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第70-75页
        6.4.1 KOH活化制备的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第70-71页
        6.4.2 表面修饰的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第71-72页
        6.4.3 对重金属铅吸附性能第72-75页
    6.5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分析第75-77页
    6.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附录第96-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氟壬烯氧基聚芳醚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自组装构筑硫化铜中空材料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