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小说创作论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知识分子叙事 | 第11-19页 |
一 精神谱系 | 第11-14页 |
1 血与火:祖辈 | 第11-12页 |
2 罪与罚:父辈 | 第12-13页 |
3 名与利:我辈 | 第13-14页 |
二 失衡与介入 | 第14-17页 |
1 光亮与幽暗 | 第14-16页 |
2 审视与叩问 | 第16-17页 |
三 反拨与突破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女性叙事 | 第19-31页 |
一 生命困境 | 第19-22页 |
1 物质的困窘 | 第19-21页 |
2 精神的荒原 | 第21-22页 |
二 和声与变奏 | 第22-26页 |
1 谋生与谋爱 | 第22-24页 |
2“常”与“非常” | 第24-26页 |
三 冷峻与悲悯 | 第26-31页 |
1 男权语境 | 第27-28页 |
2 主体缺失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历史情怀 | 第31-41页 |
一 还原与重叙——《乌泥湖年谱》 | 第31-35页 |
1 知识分子的痛史 | 第31-34页 |
2 价值抉择的二难 | 第34-35页 |
二 原欲与复仇——《水在时间之下》 | 第35-38页 |
1 个体与历史 | 第35-37页 |
2“汉味”历史 | 第37-38页 |
三 隐秘与敞开——《武昌城》 | 第38-41页 |
1 人·城·历史 | 第38-39页 |
2 直面“生死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悲剧意蕴 | 第41-47页 |
一 残酷的生命形式 | 第41-42页 |
二 沉重的死亡境遇 | 第42-44页 |
1 常态和定数 | 第42-43页 |
2 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 第43-44页 |
三 存在之思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2页 |